第六十一章:污了法眼(1 / 1)

霸业 此剑无名 2036 字 9天前

:污了法眼

得到这个答复,长孙祖德心情大好,正要告退。汉王忽然喊住了他:“长孙先生,你找我不会就这点事情吧。”

长孙祖德一愣,偷偷看了宋德一眼,以为他已经给汉王说过什么,而宋德也正在看他,不明白汉王为何如此问。

秦雄笑了笑:“宋德,长孙先生恐怕不是普通商人吧。我可是听说你在长安商业区买了很多商铺,难道买那么多商铺就为了种西瓜不成?”

长孙尴尬地笑了笑:“当然不是,这西瓜只是草民因为思念故乡而种,经常吃点也不会忘了家乡。草民来这里确实是为了经商,真是什么事情都瞒不过汉王那双法眼。”

“说吧,你有什么事情找我,只要对汉国有利,我当然不会拒绝。”

长孙祖德激动的只想跳起来,酝酿了一下说道:“汉王,草民是帝国太昊州人氏,来云泽已经两年,此次回故乡把家人都带了来,以后就算是汉国子民了。这次从帝国归来,跟随草民来云泽的有数百商人,都想在汉国谋些利益,只是这半年多来,大家生活的并不轻松,长安城商人越来越多,利润越来越小,如此下去,那些商人连自己的家人都难养活。只求汉王给我们这些人一条生路,也好养活家人。”

秦雄点点头:“你想要什么生路?”

“帝国盛产红果,核桃、黄梨,只要汉王让草民把这些东西卖到帝国各州,就足以养家糊口。”长孙祖德的胃口不小。

秦雄沉思良久,忽然道:“今天晚上戌时以后,你来王宫找我,这件事我跟你好好商量一下,而且如果你手下有精明能干的得力助手也给我一并带几个过来。”

长孙祖德兴高采烈的走了,宋德心中也是一阵宽慰,毕竟收了人家的钱,办不成事情心里也别扭。

“宋德,这个长孙祖德给了你多少金子?”汉王很平静的问道。

听了这话,宋德吓了一跳,冷汗直流,扑通一声跪倒在地:“汉王饶命啊,小的没……没收多少,只……只收了五百金。”

秦雄皱了皱眉头,他也不想太责怪宋德,毕竟这小子很会办事,而且对自己忠心。现在秦雄终于知道人情是多么羁绊人了,以前看乾隆舍不得杀和珅,原来换了自己,照样舍不得。

“唉……!其实,我一直认为你很忠诚的。”秦雄自言自语地说道。

宋德把头磕的咚咚响:“汉王,我错了!我不该欺骗你,其实我从长孙祖德那里一共得到了两千金,还有……还有其他商人那里,我也得到了不少,都放在小的新建的外宅中。一共……一共五千金。”

五千金如果换在秦雄刚来云泽的时候,那可是一大笔钱,现在对汉国来说,五千金已经算不得大数目,可宋德可是刚当太监不到三年,就积攒下如此财富,那陶瑞等人呢?秦雄不敢想,自己已经很有必要建立自己的情报系统了,只是目前还没有合适的人选。

“你起来吧,不用如此惶恐,你的事情我早已知道了一些,那些商人给你送礼,你不收他们心里不踏实。以后这些钱你留着,王宫用度不够了,我找你借。”秦雄说着就站了起来。

宋德赶紧起身:“汉王,我回去就把金子送到叶公公那里。”

“不必了,我都说了,你留着吧,以后我用了找你借。不说这件事情了,回去吧,今天也没什么心情了。你安排一下,今天晚上我要会见长孙祖德和他谈点要是。”

长孙祖德带来的几个工匠也得到了很好的待遇,统统编入工部,归公叔皋管辖,而且开始了虎头山矿藏的开发。从这个时候起,云泽没有铜铁的历史结束了。

天启四年七月初六,一大早天还没亮,宋德就匆匆忙忙的跑了进来:“汉王,大喜!大喜啊!你要的纸造出来了。”

今天不用早朝,秦雄正准备去连龙虎功,听说这个消息一下兴奋起来,龙虎功也不去练了,高声喊道:“快,备马!我要亲自去看看。”

造纸作坊里面一片喜庆气氛,经过两个月的努力,终于制造出了完整的纸张,而且一次性可以出五百张。昨天晚上三十人个一宿没睡,就等着纸张晾干以后看能否书写。

秦雄下马,直奔内坊,工头和另外一个工匠把裁剪好的纸张拿了出来,整整齐齐,非常漂亮。

久违了!秦雄激动的差点落泪,他已经很久没有这种感觉了,似乎又回到了故乡,看到了自己曾经面对的厚厚的书本。

“宋德!研磨。”秦雄激动地喊道。

宋德可没带着毛笔过来,赶紧招呼工匠把笔墨拿来。秦雄提着毛笔,迟迟不肯落笔,因为不知道自己该在上面写点什么。迟疑的时间久了,身旁的人都很纳闷,心说汉王这是干嘛?不是要写东西吗?怎么又不写了?

秦雄也在郁闷,本来想抒发一下感情,可脑子了一时间空空如也,干脆就写首唐诗吧,聊表我的思乡之情。

恰好此时天蒙蒙亮,月光如银,秦雄同学脑子一闪,一首流传千古的巨作就诞生了: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秦雄的本意是思念自己的父母,同学、还有那个时代的一切。但周围的人看来,汉王是思念故都肃城了,看来汉王始终没忘记收复古汉。

“汉王写的好字啊!”宋德是识字之人,所以懂的恭维几声。旁边工匠里面,不识字的占大多数,大家也跟着附和。

“你们估算了没有,这种纸张的造价是多少?”秦雄没搭理宋德的恭维,毕竟这首诗是剽窃,他也不好意思说是自己写的。

工头恭敬地说道:“臣算过,材料费大约五百文,正好出了五百张纸,造价大约一文一张。”

秦雄点点头:“好,好……!这个要保密,从就以后,作坊工匠分开工作,每人只负责一项,若是把其中机密传出去,满门抄斩。”

“是,这件事我一定做好保密。”工头吓的脸色发白,看来做这种事情还有危险。

“所有工匠每人赏十两黄金。过些日子,我在其他地方从新建造作坊,扩大规模和产量,你们还要继续摸索,一个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另外一个就是提高纸张的质量,美观。还有,还要弄出其他纸张出来,我有大用。那位工匠提供的好建议,都要详细记录,一旦使用,我有重赏。”

旁边的工匠都喜不自胜,十两黄金已经是大数目了,够一个五口之家生活三年还有富余。况且汉王也说了,以后自己有好建议还要重赏,看来这辈子是不会受穷了。

“以后造纸要有统一的尺寸。长为四尺,宽为三尺。两千张为一件,我会让木匠打造精美的木箱,按件装箱。每件都有编号,日期,严格流通,不准私人夹带。你们可明白?”秦雄沉声道。

工头拱手道:“这个臣会吩咐下去,严格执行,凡有夹带者,一定上报。”

在商人的宣传和鼓动下,流民来云泽的速度继续加快,仅仅半年的时间,来云泽的百姓超过三十万。云泽的人口也达到了一百三十万,主要原因当然是帝国及其诸侯国之间的战争近乎全面爆发。诸夏的邻国南平和大良也与诸夏摩擦不断,西戎已经投靠了巨人国,不但派兵参加了对帝国的战争,而且不断骚扰齐国和下庸。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很多被灭的小国百姓纷纷出逃,加剧了流民来云泽的速度。从目前形势来看,没有被战争波及的诸侯国屈指可数。云泽虽然目前看来还算安稳,得益与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周围的诸侯国近况。不过让秦雄担忧的是牛人部落,从最近一段时间得到的消息看,牛人中两大部落关系日益紧张,距离云泽最近的辛胡部落从云泽订购了大批粮食,其目的不言自明。

战乱时代也是枭雄并出的时代,更是发财的好时机。已经成为天府之国的云泽自然不会置之度外,粮食价格一涨再涨,也正因为粮食价格不断攀升,导致百姓口袋里的钱越来越多。饱暖思淫欲,钱多了就想着弄好房子、弄马车、娶小妾,乃至于搞艺术,搞投资。

当然钱多了也有坏处,那就是不再辛苦劳作,都想出点钱在家闲着。而流民的大批涌入正好满足了云泽百姓的愿望,对于那些刚刚来云泽的流民,给当地人做苦力是赚钱的最快途径。

在朝廷的组织下,距离飞雪山最近的飞雪湖正式开工,预计动用劳力二十万人,耗资五十万两黄金,用时三年。飞雪湖比临泽湖和太湖加起来的面积还大,设计更精妙,环境更优美。号称千岛湖!在飞雪湖附近,规划出一块地皮,修建云泽第二大城市,也就是陪都‘飞雪城’

而此时的汉国粮仓也是粮满为患,并不是不能多修建粮仓,而是云泽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天气情况,导致这里的气候非常湿润,雨水颇多。粮仓修建要高于地平面五米以上,而且粮食还要经常弄出来晒一下。这就加剧了成本,户部尚书陶瑞为这件事非常挠头。再说汉国的国库,短短四年就积累了五百万两黄金,这还不包括四十窖藏葡萄酒,那东西汉王准备用他发一笔大财。而且王宫里面这几年也积累下了一百五十万两黄金。此时的汉国虽然不能说富甲天下,但也是小康水平,富富有余。

于此不对称的则是长安城的建设,长安城规划很大,不修建城墙,王宫建造的速度非常快,但其他建筑则非常缓慢。不知道汉王是怎么想的,很多有钱的商人和百姓都想到长安弄一套宅邸,可汉王迟迟不放地。即便是放出几块宅基地也是杯水车薪。以商铺街为例,任何人不能自己修建商铺,必须买已经修建好的商铺。而商铺的建设速度如同蜗牛。七月中旬修造好的两条商业街,只有四百间商铺,而且价格也很吓人。一间的价格竟然达到了三十金。

这四百间商铺有二十间已经被分了出去,都是王室作坊的商铺,余下的几百间几乎无人问津,大家想的有一样。以前那条商铺街才十金,现在涨到了三十金,大家都不买,久而久之,你总会降价。谁晓得这种局面只维持了十天,就有风言风语传来,说有人一下子买了三间。再就是有消息称,有人一下子买了十套。谣言满天飞,等有人耐不住性子去找负责这件事的长孙祖德询问的时候才知道,四百间商铺就剩下了五十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