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麦轮耕
秦雄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机会,这个世界的农作物种植水平还相当于自己那个世界的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低下,只要自己稍微借鉴一点那个世界的知识,粮食问题还不是很从容就解决了吗?云泽每年只能种植一季粮食,自己只要种植两季,粮食产量就能翻番。
宋赞和陆奢见秦雄不说话,抬头看去,这小子正在哪儿发呆,脸上露出一丝傻笑。两个人很好奇:这有什么好笑的吗?人家诸夏这般欺负我们,你还笑的出来?
“汉王,诸夏的条件我们能答应吗。”宋赞小心地问道。
秦雄这才反应过来,自信满满地说道:“怎么能不答应呢?先把眼前的危机解决了就好啊。来云泽二十余日,饿死十几人,不答应也不行了。离开派人给陶瑞回信,告诉他:从诸夏借粮食越多越好,不要在乎利息。如果能借二十万担,哪怕两年以后还他四十万担也可以。另外让他从诸夏国多弄些小麦种子回来。叶公公那里让他自作主张就可以了,只要牛人部落不刁难,尽量多买些牛羊回来。”
其实秦雄这个无意中的举动,正好符合了‘稻麦轮耕’种植方法,水稻用水多,土壤板结,通透性较差,所以要通过水旱轮作,干湿交暂,促进土壤熟化。如此一来,小麦和水稻的产量都能得到增加。
陆奢对种植弄作物一窍不通,宋赞也是半吊子水平,不明白汉王这是什么意思,既然不懂就不要发言,所以两个人点点头答应下来。
陆奢和宋赞两个走了以后,参商手下的女童又跑来一趟关心汉王的病情,见他已经能下床女童特地叮嘱:让他多吃多睡。若在以前,秦雄实在吃不下太多的东西,可今天明显就不同了,刚才吃了两碗米饭,这才一个多时辰,又饿了起来。他让侍女青竹、黄莺赶紧给自己做饭。
参商这老头也奇怪,从那天晚上给秦雄疏通经络以后,很多天都没来过,只是让小童告诉过来通知他,多吃多睡。一心想修炼绝世武功的秦雄心急如焚,每天在床上朗诵: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万事皆蹉跎。这些天谢松又来过几次,两个人谈论的甚是投机,秦雄感慨这个时代竟然有如此人才。谢松则震惊秦雄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胆识、魄力。不过谢松对秦雄从诸夏借粮的举动有点诧异,按道理说十万担粮食已经足以解决云泽几万百姓的生存问题,只要熬到明年秋收,云泽就不再担心粮食问题了。汉王为何还要借如此高利息的粮食呢?
“谢先生,这云泽到底有多少隐士!都是些什么的人呢?”秦雄忍不住问了一个自己关心很久的问题。
谢松捋了捋胡须点头说道:“云泽之南方圆五里的地方居住的都是隐士,最早的钟子期大概是在四十年前般来的。后来陆陆续续不断有隐士来到,据松所知,隐士村大概有隐士二百余人,连同家人、下人大概两千余人。这些隐士里面有失宠的太监、厌烦世俗的学者,修生养性的方士,辞官后的王公大臣,再有一些就是侠客、刺客、乐师、工匠,这些人想找个地方潜心钻研自己所好。汉王来此没有打搅他们是明智之举,这些人最不喜拘束,你即便是派人去了,也不过自讨没趣。”
秦雄露出一丝不可察觉的笑意,小声问道:“我听说这些隐士里面有很多有钱人,我云泽现在百废待兴,正需要大量金钱,不知能不能从这些隐士里面借些金钱来应急。”
谢松长大嘴巴愣在那里,犹豫很久才说道:“汉王竟然打他们的主意?在下也不知道能不能借来,借债之道一个是要有诚信,一个是要有利息。汉王初来云泽,未见有甚建树,恐怕这些人并不把你放在眼里。汉王如果缺钱,松家中还能拿出百余金为汉王应急。”
百余金?这个谢松只是一个不得志的水利专家,那里弄来的百余两黄金。这个世界的白银产量非常少,货币主要以黄金和黄铜为主。黄金以两为单位,铜币并不是圆形方孔形状,而是分为两种,一种是长方形的铜板,上面有个小圆孔可以用绳子穿起来,一个铜板为一斤。另外一种则是铜币,又叫做铜子,跟后世的铜钱大小差不多,但没有中间的方孔。在这里一两黄金等于一百个铜板,一个铜板等于一百个铜子。一个家庭如果一年的消费超过五两黄金,那在这个世界就属于中等以上的富农了。
秦雄不知道的是,自从来到云泽隐居以后,谢松就开始大量种植果树,那些葡萄园、红果园、桃园、都是他用十年的时间组织弄起来的。因为种树可以缓解水灾,果树还能带来收益。谢松这些年每年收入都在百金以上,他的红果通过陶瑞卖到诸夏国,获益颇多。所以说,谢松说拿出百金其实都很少了,他也怕秦雄不靠谱,借了钱不还。
秦雄摇摇头:“几百金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们的危机,告诉先生知道,从古汉国搬到这里,我只带来三万多金,这些钱实在不够用。况且云泽两年之内不会有什么税收,还要挖河、挖湖,三万金不过是杯水车薪,如果不能从这些隐士那里借些来用,恐怕什么事情都做不成啊!”
谢松也明白这个道理,一个国家机构如果要想完善地运作,那是需要具备完善的体制和功能,而现在的云泽,连最基本的官员都没安排,如何能运作呢?这几天云泽百姓饿死的、打架受伤的算下来足足有百人,而这些事情都被陆奢带着三千兵士强制镇压,长此以往早晚要出事的。
秦雄固然有后世从史书上得来的一些经验,但对于当一国之君却生疏的很。更何况现在身居王位,对百姓的生活一点都不了解,他更不明白现在云泽面临的重大危机。几万百姓吃不到饭,哄抢事件每天都有发生,汉国来的百姓和当地那些居民冲突日益严重,每天都有人在冲突中死去,而且冲突事件越闹越大,陆奢已经疲于应对,匆匆建成的几间作为监狱的牢房,早已人满为患。因为秦雄身体虚弱,陆奢始终没有把最近发生的事情告诉他,而是和宋赞两个人忙里忙外。
终于有一天,事情再也无法隐瞒,一万多饥饿的百姓包围了上梁村,上梁村里有当地居民150户,人口1014人,其中有两个大户家中屯粮过千担。这两个大户都是以前诸夏国的罪臣,带着一家老小流放来此。这两个大户主人都很有文化,有经济头脑,在他们的带领下,上梁村不过十年时间,开垦土地数千亩,积累了大量粮食。这些人虽然罪臣,但心却依旧属诸夏,自然看不起被诸夏打败的汉王,更何况那些百姓。上梁村两个大户,不断抬高粮食价格,那些汉国来的百姓如何买的起。但人要生活就必须吃饭,饥饿的百姓开始只是乞讨,但随着人数的增加,情绪就很容易被鼓动。
陆奢带着五百骑兵勉强维持住秩序,宋赞则慌里慌张地跑来找汉王报告。
秦雄这几天身体明显有所变化,吃的多,睡的好,走路也有了力气。正在暗自庆幸,竟然发生了这种事情,谢松正好在和秦雄聊天,听了宋赞的话,他已经明白了什么意思:诸夏国的那些罪臣并不想成为汉国百姓,说白了就是看不起汉国人。这些罪臣和那些流民因为属于原住民,所以很团结,不希望汉国百姓占了他们的土地。在这个时候是要汉王做出抉择的时候了。
“多给那些大户一些金子,不就行了吗?”秦雄很郁闷,他对于这种问题也处理不来。
宋赞叹口气:“汉王,话是这样说,但是那些大户已经把粮食提高到一担一金,比平时贵五十倍,大王你有多少黄金够这些人贪婪呢?其实这不仅仅是利益的问题,而是当地百姓对汉王您并不认同,按照赞的意思是,汉王应该立威。”
秦雄看了看谢松,谢松也点点头:“君王仅仅仁慈是不行的,恩威并施才是王者之道。汉王应该立威,不然以后再遇到国难时,百姓岂能团结一心。”
“好吧!随我去上梁村,我倒要看看这帮刁民如何对待我这个汉王。”
上梁村,这里来的第一户人家姓梁。当然,还有下梁村,离这里五里多地。此时的上梁村到处人头攒动,上万百姓站在村口的,大多都是面黄肌瘦,衣衫褴褛。
这就是我汉国的百姓吗?秦雄从车里往外看,心中一阵愧疚,总以为自己用后世的知识可以大有作为,谁想到竟然连面前最直接的危机都解决不了。这些百姓是被诸夏的军队用刀逼着跟自己来到云泽的,衣服、粮食都没带多少,经过这一个多月的折磨,许多人都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如果不是诸夏在断崖山安排了重兵,恐怕这些百姓早就跑了。
上梁村里面是村民那种削的尖尖的竹子,也有人拎着刀枪。在两拨人中间则是陆奢带领的五百骑兵,三方势力,剑拔弩张,一旦有人鼓噪,后果不堪设想。
“汉王来了。”
人群里有人发现了汉王的车马,大家情绪激动起来,纷纷朝马车涌来,马车前的十几个护卫赶紧亮出兵刃,警告那些百姓不得近前。
“汉王,我们跟你从千里之外的肃城来到这里,竟然连饭都吃不上,这里每天都有人饿死,你身为汉王,就这样对待你的百姓吗?”有人在人群中高声呼喊。
秦雄撩开车帘,让宋赞安排三个民意代表过来,其余人原地等候。
片刻功夫,从人群里出来三个人,其中两个竟然是残疾,一个眼睛瞎了一只,另外一个少了一只胳膊。第三人是个老头,须发皆白,看样子应该在七十岁以上。
三人来到车前,拱手行礼,先是自我介绍一番。独眼的叫古城,少胳膊的叫良宗,老头叫华元重。古城和良宗以前都是古汉过的军士,宗良以前还是个卒长(百人一卒),老头竟然也不是一般人,在以前是负责军队粮草的后期官员。三个人都识字,也有不寻常的经历,所以被推举出来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