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挑选最佳的行动策略(1 / 1)

第五节 挑选最佳的行动策略

【例1】

暴雨突袭,洪水很快淹没了大部分的森林,动物们拼命向最高处奔去,一些行动缓慢的动物不幸丧命于滔滔洪水之中。大部分动物聚集到了森林的高处,但危险依然存在,因为洪水涨势迅猛,没过多久就会淹没最高点。动物们一时间不知道如何是好,大家显得慌乱无措。此时,森林中最聪明的猿猴主持召开会议,让大家尽快想出一个最佳策略。

最后,大家采纳了猿猴的建议——推选出一个游泳能手,让它迅速逃到森林外面求救,搬来救兵援助。

动物们听到猿猴的建议,纷纷响应,并很快推选出青蛙、水蛇、鳄鱼等好几个水手。看着面前的几个候选人,猿猴皱着眉头琢磨起来,他对大家说:“不行呀,如果只会游泳,跑的速度不够快,也会耽误大家逃生的。”动物们面面相觑,没了主意。

猿猴脑子快,他撇了一眼趴在地上的蜈蚣,心想:它会水,腿又多,一定跑得快。猿猴自鸣得意地断然作出决定:马上让蜈蚣出发。水蛇、青蛙还有鳄鱼等动物不服气地说:“蜈蚣那么小,不如我们和它一起去,万一蜈蚣出现问题,还有替补。”

但是,这个建议马上被猿猴否决了,他认为这么做的风险很大,牺牲可能也会很大。宁愿采取这个保守的策略,也不能用生命开玩笑。于是,依然由蜈蚣去执行计划。

天色越来越黑,洪水还在继续上涨,忽然一只小兔子指着远方大叫道:“蜈蚣回来了!”大家纷纷迎上前去询问,蜈蚣却一头雾水地说:“我刚刚准备出发呀?你们看,我有这么多脚,穿鞋也要不少时间吧?”

行动:从学会决策开始

如何做事是一门学问。一件事情的成功和失败都跟人的思维有直接的关系。而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学会科学的决策。通常认为职业生活中,只有管理者或者领导者才是决策者,这是一个极端错误的观念。事实上,我们每天都在决策过程中。比如当我们接受一件任务,我们就必须得判定如何才能有效地完成它,为完成它挑选最佳的行动路线,这就是我们经常面临的决策问题。

拿破仑说过“做决定的能力最难获得,因此也最宝贵。”

对于任何人来说,做决定都不是一件简单或容易的事情。因为,完成一件事最困难的那一步就是做出真正的决定。根据调查得出,许多成功人士做决定的速度很快,因为他们早已清楚明白自己的人生观以及人生所要追求的是什么。此外,他们很少轻易更改自己的决定。从另一个角度来看,经常失败的人做决定的速度很慢,显得优柔寡断,但是改变注意却特别快。所以,想要做好、做成一件事,不仅需要多动脑筋、多思考,还要具备快刀斩乱麻的果敢。

失败者常常与自我的决策力有关——大的失败如此,小的失败也如此。比如,有的人在工作中犹豫不决,迟迟下不了决定,也下不了决心。原本可以成功的事情,最后也会错过。还有的人盲目冒进,过犹不及。所有人每时每刻都在做着决定,小到穿衣,吃饭,赶路;大到婚姻、事业、生死。“决定”这个词汇本身就带有行动的意味,所以当你做决定之前,一定要想到,紧跟着决定的就是相关的行动,如果没有想清楚实现结果的具体行动,那么决定也就是无效的。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一个决定是不是有用要看你有没有后继的行动,如果没有则表示你根本未作真正的决定。

学会判断,学会工作

当我们面临一项任务的时候,我们是埋着头去做还是认真地思考做好这件事的方法,从而发现某些更有价值的工作策略?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是:任何一项工作的顺利完成、个人的任何成长都需要不断地积累判断力和决策力,由此找到解决工作问题的经验和方法。

因而我们说,如何工作本身就是一个需要学习的课题。而这个课题的第一页,就是你必须学会准确地判断并找出有效工作的方法。

合理判断、科学决策是学习得来的。你必须习惯性地归纳和总结你所经历的事情,并将这样的经验运用于今后的事情之中,那么久而久之这会变成一种近乎直觉的、自发的能力。这种素质非常重要,任何身居要职的人都会从中受益。

中国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联想企业的总裁柳传志,他原来是在国有企业和研究中心工作的。当他创业时,中国政府向他提供资金援助,但是柳传志与他的合作伙伴作出的决策是拒绝这一资金援助,自己独立自主。

二十几年来,在每个周五的下午,柳传志都会和那些直接向他汇报的高管层,也就与其接触最密切的5、6个人围坐在一起。他们回顾在过往一周中所作的事情——哪些决定是好的决策,哪些是糟糕的。

一路走来,柳传志的团队做出了无数的决策,包括市场营销、品牌建立、产品定价、人员雇佣。最后把联想打造成世界第三大个人电脑制造商。然而,这之前柳传志和他的团队并没有做出重大决策的历史,可以说,欠缺这方面的经验。

从柳传志身上可以告诉我们一个十分重要事实:决策其实是一项要靠后天学习的技能。

现在,你应该重新审视一下你工作中哪些事是一直拖延下来的,比如:

·一直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思路?

·一直想调整一下自己的时间安排?

·一直想就某个工作问题与自己的领导深入交流一次?

·一直想改变自己得过且过的状态?

只有当你做出了真正的决定——必须有一系列行动——你才会发现,你将进入另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同样,把迟迟未作决定的那些事作个了断,你将会发现所获得的能力是何等地大。要知道你任何时候所作的决定,都可能改变自己整个人生,所以别轻易忽略任何一个需要你做出决定的机遇。

“行动点”——选择最佳决策

无论是一个长期的决定还是一个几分之一秒的决定,总有一个时点你必须做出决定。这是一个自觉的时刻,即“我必须做出决定”,这就是“行动点”。

有些人做事从不拖拉,他们会把事情分成两类:一类是根本不需要做出决定的事情,一段时间不去解决,问题便能迎刃而解;一类则是必须花费一定时间做出决策的事。所以,他们能够节省时间集中精力去做一些正确的事。

很多工作需要争分夺秒的决断,比如消防队员、警务人员、急症医生以及交易所的交易员,他们所作的那一类决定。而有的决策则是重大而漫长的,比如能源公司、波音等,他们的投资期限横跨数年,投资数额上百亿元。不同的行业领域对决定时限的要求不同。如果决定有时限要求,如果有别人与你一争高下,你的竞争对手会赶超你,那么决策的及时性是很关键的。

所以,我们必须抓住“行动点”,选择最佳的决策,然后付诸于行动。在“行动点”之前,一定要做好大量的铺垫和准备工作,只是在等待时机成熟,迅速“扑向目标”——你可以将这种状态理解为行动力。正是这种行动力确保着我们一步步迈向成功。

惠普公司的安·丽芙摩尔长期信奉这样的格言,她在惠普领导着数千名员工,她告诉他们:“我要求你们很好地做出决定,所以不要仓促决定。我不希望任何人胡乱决策。另一方面,我并不要求你们的决定总是完美无缺。”这句话看上去非常矛盾,其实是从不同的方面来阐述决策的问题。决策需要思考,正因为要为断思考,所决策无法完美。决策一个不断向完美化的过程。因此,安·丽芙摩尔营造了一个惠普文化氛围:在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时机做出最佳决策,既保证正确的做事,也保证做正确的事。

当我们身处一个企业中,我们需要的是正确做事和做正确的事的双重能力,我们要保证自身的每一个工作都是到位的。但要实现这样的标准,我们就必须找准行动点,尝试着去寻找完成工作的最佳策略——就这一点,你必须有做出决策的精神,也必须有做出决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