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节 不是所有的方向都要坚持
【例1】
一对师徒走在路上,徒弟发现前方有一块大石头,就皱着眉头停在石头前面。
师父问他:“为什么不走了?”
徒弟苦着脸说:“这块石头挡住了我的路,我走不下去了,怎么办?”
师父说:“路这么宽,你怎么不绕过去呢?改变一下方向,就能重新到达你想去的地方。”
徒弟回答道:“不,我不想绕,我就想从这块石头前穿过去!”
师父问:“可能做到吗?”
徒弟说:“我知道很难,但我就是要穿过去,我就是要打倒这块大石头,我要战胜它!”
经过多次尝试,徒弟一次又一次地失败了。
最后徒弟很痛苦地说:“我连这块石头都不能战胜,那我怎么能实现我的伟大理想?”
师父说:“你盲目地坚持,你要知道有时坚持不如放弃。”
选择一个方向
职业生活中,你会经常见到这样的人,他们不安于“没有前途”的现状,希望通过不停的迁徙找到自己的方向,可不管是内因也好,还是外因也罢,却总是找不到职业的归属感。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短暂停留后,他们的下一站,究竟在哪里呢?
们职业发展中经常感到迷茫,工作中也存在其他许多让我们感到茫然无措的事——心中的目标还在,却迷失了前行的方向。怎么面对这种情况?我们需要静下心来分析自己,了解环境,做到知己知彼之后,再选择一个正确的方向。
我们以求职为例。排除一些客观原因,频繁跳槽或找不到工作,对工作缺乏定性的人多数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规划,更没有明确的递升的职业发展通道,使得他们在庞大的市场信息面前处于被动的被企业选择的状态。
做事要先有方向,找准了方向,才有可能做对事情。工作中迷失了方向,首先弄清楚主观原因,分析自己为什么会困惑。很多时候,我们困惑是因为我们想问题的方向就出现了偏差,完全是因为我们思维定势的原因。也有的时候是因为我们的信念不足,自己的心理状态处在摇摆不定之中。这可能都是造成我们不安和困惑的内在因素。碰到这种情况,最有利的办法就是将自己的内心沉静下来,仔细地反思自己的选择,观察自己的内心状态,找到问题的出口。通过反思和观察,如果你确信方向是正确的,那你就应该排除顾忌,坚持下去;否则就应该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思维方式,对自己的选择的方向进行再定位。
坚持一个目标并付诸行动
你的目标是成为一流的职业人士吗?你要化腐朽为神奇吗?你希望自己及身边的亲人朋友过上更高品质的生活吗?你要学会领导和管理、学会怎样实现成功、学会有序地进步?
坚持一个目标需要智慧和信念,以及付诸于行动的毅力和勇气。
大多数成功人士从不分心,他们紧紧盯住远大的目标。因为他们明白:设定目标是成功的基石。这一点尤其值得我们去学习和关注。职业的成功,一方面必须订立了实在、清楚,并且具有挑战性的短、中及长期目标。另一方面也必须为实现理想中的目标,制定出明确、详细的阶段性目标和计划,并严格按照计划去实施和控制。在这个过程中,要经常性地问自己:我的目标是什么?我要实现目标还要做些什么?我是否每天一步一步地接近自己的目标?如果你拥有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目标以及实现该目标的计划,那么就一定能够激发成长的念头,从而采取进一步的行动。
成功目标:
未来三年里,我一定要成为杰出的成功学者,我一定要成为杰出的技术经理人,我一定要成为杰出的投资人;未来十年里,我一定要成为杰出的成功学家,我要成为杰出的职业经理人,我一定要成为杰出的投资家。
你的目标是什么?计划用几年去实现它或它们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要“立长志”切莫“常立志”。“立长志”就好比在人生海洋中立了一个航标,不管走到哪里,中间干了别的什么事,顺利或不顺利,都是顺着这个航标前行的。许多成功的人都怀有乐观主义。乐观来自哪儿呢?主要有一个信念,看到未来理想实现时的光芒。柳传志说,“联想为什么能做大?因为志存高远。”只有这样,想到才能做到,如果想都不敢想,又怎么去实现?抱负远大的人格魅力,完全可以转换成一种突破困境的人格力量。
坚持一点希望,坚持一个目标,坚持一份理想。这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而有了目标,就要行动,只有行动才能实现这个目标。要经常为自己部门进一步的工作进行前瞻性的规划,仔细的规划自己的工作和未来,我们的目标就容易实现——目标、计划、行动、全面评估和改进构成我们持续进步,全面走向成功的必然之路。
目标管理:
就你的目标与上司达成一致意见,明确好的工作表现是怎样的,用不超过250字描述你的每个目标,并且写在一张纸上,反复读你的目标,每次用大约一分钟的时间,每天不时地用一分钟时间审视自己的表现,看看自己的行为是否与目标一致。
专注于你渴望实现的生活理想,在内心会产生一幅理想的景象:心理学称之为“自我意象”,一幅精神蓝图,它会自然而然地指示你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以及怎么做。你对这幅精神蓝图描绘得越清晰,你的力量就越大。这是因为,这幅精神蓝图是会产生强大的信念,并因为它是如此的清晰,所以你知道你接下来该怎样去追求。
我们普遍认识到的现实是:理想的实现有三个基本的步骤,它们分别是真诚的渴望、自信的预期、执著的追求——这一切都可以通过你对理想生活的精神蓝图来实现:描绘它,然后为之努力。
如果你的内心确实存在着一幅理想生活的景象,你应该强化它。然后,按着这个景象指定的目标约束自己,高度自律,随时自我反省。当你这样做的时候,自我约束、自律、反省的品质会引导你把自己的人生像导弹一样发射到高处。同时糨也会让你懂得牺牲自己,学会勇敢地放弃和选择,保证我们在正确的方向上行进,并抛弃不相关的杂念,内心就能无所畏惧、一往无前,这样的坚持终会让你受益。
【例2】
作家班赛尔·欧文说过一段令人印象深刻的话:“在其位的时候,总觉得什么都不能舍弃,一旦真的舍弃了,却发现没有什么是不能舍弃的。”
班赛尔·欧文曾经担任过杂志社的主编,并且翻译过许多知名畅销书,但他却在40岁的巅峰时期选择做一个人自由人,重新思考人生。40岁那一年,欧文从人事经理被提拔为总经理。三年后,他把自己“开除”了,从堂堂的总经理主动变为没有一点实权的顾问。形势大好的人生阶段,欧文却急流勇退,按照他的说法便是:选择人生中的转进。
欧文为什么会舍弃代表着财富、地位、事业身份象征的“总经理”头衔呢?原来,短暂的三年时间里,欧文经历了感触颇深的总经理生涯,让他有了诸多的无可奈何与不得而为。尽管他的工作看似光鲜,很多人都在巴结和谄媚,但是他每天都从早忙到晚,疲于奔命,忙于应付,除此之外,他没有任何快乐的感觉。他开始全面地打量自己,思考什么才是最重要的事情。终于,欧文选择了“回到原点”,他同时选择了“轻松和快乐”,舍弃了让他不快乐的职位和虚荣。
辞职之后,欧文没有了司机和汽车,应酬也减少了许多。此时的欧文忽然发现时间是那么地充裕,人生有太多太多值得去做的事情还没有来得及尝试。他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写作,抒发他多年来在广告领域的观察和心得。
欧文在写作方面颇具天赋,多年的职场经历也为他积累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如今的班赛尔·欧文已经是某家知名杂志社的专栏作家了,期间他还完成了两本管理学著作,他适时的选择和放弃让自己迎来了人生的第二次辉煌!
过分的执着是资源浪费
我们都有过很多梦想,但不是每个梦想都能够实现的,当满怀的希望落空时,生活也似乎变得灰暗了。为什么会这样?你必须坚信一点,如果有什么是客观上不能实现的,那一定是你在选择方向时出了偏差,而不是你的能力。你必须跳出思维的定势,更新方向,更新起点。
“变则通”是一句古训,因时而变是一种人生智慧。生活中很多的痛苦和失败恰恰是因为缺少了这种智慧,而过分地执着于客观上不可能的事物之中。必须意识到,过分地执着于一个不可能实现的梦想,对于人生却是一种沉重的负担,一种负面的影响,甚至是一种伤害。要懂得放弃。正如盛开的鲜花为了结出自己的果实,就必须放弃自己美丽的容颜;要想拥有星河灿烂的夜空,就得放弃白昼;要想拥有浪漫的雨中漫步,就要放弃自己可爱的阳光。放弃了过高的奢望,放弃了不可能实现的梦想,脚踏实地,才能活得真实从容,并拥有超脱的智慧。
从另一个方面来说,放弃一种不利的追求,才能开始一个新的追求。该执着时执着,该放弃时放弃。要衡量清楚,苦苦追求一个不可能实现的目标,就是一种不必要的牺牲,也是资源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