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选准方向,找对成功起点
【例1】
在一望无际的撒哈拉沙漠腹地中,隐藏着一个叫比塞尔的小村庄,它紧挨着一块只有1.5平方千米的绿洲。当地的村民认为要走出这块沙漠,大约只需要三昼夜的时间。
为当地的艰苦生活条件所迫,村民们曾一次次试图离开比塞尔村庄,但无论村民向哪个方向走,最后他们又都一次次地返回了原地。
1976年,英国皇家科学院院士肯·莱文,带着极大的兴趣来到了这里,他想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走不出这个沙漠村庄,他把指南针等设备收了起来,雇用了一个比塞尔人,让他带路。他们准备了足够半个月的水,牵上两匹骆驼,一前一后上路了。
10天内,他们走了大约1300千米的路程,第八天早晨,他们面前又出现了那块熟悉的绿洲——他们又回到了原地。但是,当肯·莱拿出指南针时,他们就很快走出了沙漠。
要知道,在一望无际的沙漠中凭着感觉前行,一定会走出许多大小不同的圆圈,而比塞尔人在方圆上千千米的沙漠中央,没有指南针,就根本没有方向感,然后他们就又一次迷失在错误的方向里。而他们最后的足迹也十有**是卷尺的形状——终点又回到起点。
后来,肯·莱文教比塞尔人认识了北斗星,靠北斗星指引的方向,比塞尔人只用了3天就走出了大沙漠。
成功的基础:正确的选择
其实,我们想要在工作中获得成功,就象上面这个小故事喻示的那样——许多时候,仅有热情和努力是远远不够的,最重要的是要选准成功的方向,只要朝着明确的方向努力,就一定会走出荒漠,找到希望的绿洲。
影响人一生幸福的因素很多,比如说出身、身体、性格、婚姻、职业等,这其中有的是不可选择的,比如出身、身体等;有的是很难改造的,比如性格;有的却是完全可以靠自己把握的,比如婚姻、职业。正因为婚姻与职业是可以后天把握的东西,所以才有“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之说。同时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我们才有了选择,选择的结果无非就是好与不好,最关键的一点就是选准方向,找对了起跑线。
有时事情本身做得好不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选准了方向。方向在人的一生中,可算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选对了则是事半功倍,如果朝着相反的方向行走,结果可想而知。选准方向会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少走了许多的弯路。
职业生涯规划
找到一份工作也许是一件容易的事,但要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不断得到发展的职业,可能就要复杂得多。许多大学生在刚走向职场时往往一脸迷惘,他们不知道是自己创业还是去公司打工,是去应聘与所学专业关联的工作还是去试试自己有特长的职位;是应该到大公司去拿低薪水还是去小公司拿高工资,是应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还是去做容易找的工作等等。其实,又何止是刚出校门的大学生,就是许多在职场上爬摸滚打多年的成年人,在职业生涯中往往缺乏理性的思考与长远的规划,在职业选择的紧要关口更是无所适从不辨东西,以至于多年下来弯路走了不少成绩却没看到,长吁短叹之余,却并没有发现问题的根源。
根源就在于没有找准自己的职业方向!
工作之外的沉思
对很多职业中人,每个人似乎都很忙碌,似乎都没有时间认真地总结自己、规划自己——这确实是非常糟糕的一个情况,进步恰恰存在于不断的自我总结和规划当中——当我们无法真正地总结自己、规划自己的时候,我们很难取得进步。
也许你正忙着制定部门发展规划或所在职位的工作计划。但你是否想过,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做一份计划呢?
职业生涯(CAREER)或者,你也可以理解成事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担负的工作职业和工作职务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设计要求你根据自身的兴趣、特点,将自己定位在一个最能发挥自己长处的位置,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一个职业目标与生活目标相一致的人是幸福的,职业生涯设计实质上是追求最佳职业生涯的过程。
成功的人生需要正确规划,你今天站在哪里并不重要,但是你下一步迈哪里却很重要。
步骤一:了解你自己。一个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必须是在充分且正确地认识自身的条件与相关环境的基础上进行。对自我及环境的了解越透彻,越能做好职业生涯设计。因为职业生涯设计的目的不只是协助你达到和实现个人目标,更重要的也是帮助你真正了解自己。
你需要审视自己、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并做自我评估。自我评估包括自己的兴趣、特长、性格、学识、技能、智商、情商、思维方式、思维方法、道德水准以及社会中的自我等内容。
详细估量内外环境的优势与限制设计出自己的合理且可行的职业生涯发展方向,通过对自己以往的经历及经验的分析,找出自己的专业特长与兴趣点,这是职业设计的第一步。
值得注意的是,很多人往往认为选择最热门的职业就意味着对自己最有前途,专家提醒:选择职业重要的是能正确地分析自己,找到自己最适合做的专业,然后努力成为本行业的佼佼者。
步骤二:清楚目标,明确梦想。如果你不知道你要到哪儿去,那通常你哪儿也去不了。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目标。这个目标至少在你本人看来是伟大的。没有切实可行的目标作驱动力,人们是很容易对现状妥协的。盖尔希伊在《开拓者们》中,通过一份内容十分广泛的“人生历程调查问卷”,访问了6万多个各行各业的人士,发现那些最成功和对自己生活最满意的人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都致力于实现一个其实际能力所难于达到的目标。他们的生活有意义,而且比那些没有长远目标驱使其向前的人更会享受生活。
制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没有想象的那么难,只要考虑一下你希望在多少年之内达到什么目标,然后一步一步往回算就可以了。目标的设定要以自己的最佳才能、最优性格、最大兴趣、最有利的环境等信息为依据。通常目标分短期目标、中期目标、长期目标和人生目标。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有效的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
自测训练
让我们来做一个测试,看看你的职业方向感:
·不了解自己,对未来感觉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适合什么职业。
·尽管很多人羡慕我,但是我并不喜欢自己的职业,缺少突破。
·看到别人成功,感觉自己始终没有积累,怀疑自己选错了职业!
·虽然清闲但是挣钱太少,专业也学不进去,看不到明天的希望!
·犹豫不决,难于决定到底是忍耐坚持?考研充电?还是跳槽、转行?
每个人对待工作的态度不同,这主要是因为他的性格和价值观影响的。简单地概括一下,就是他想从工作过程中得到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比如,有的人通过工作获得某种技能,有的人通过工作获得解决温饱的资金,有的人通过工作获取经验,为更好的机遇做准备……所以,根据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指导专家霍兰德的理论,大多数人的职业方向可以被划分为6种性向。当你发愁自己不知道该向哪个方向发展时,看看下面这几个类型,或许会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实际型:这一类朋友大多拥有创造或机械方面的能力,喜欢和实体、机器、工具、动植物在一起的工作或户外工作。
研究型:这一类朋友比较喜欢观察、学习、研究、分析、评估或解决问题。
社会型:这类朋友喜欢从事和人打交道的工作,比如联络、训练、教育等,普遍具有语言上的优势。
常规型:喜欢和资料在一起的工作,拥有事务或数值能力,在别人的指示下,完成各种细节事项。比如图书馆资料馆的档案员就是这种类型。
企业型:这类朋友具有强烈的开拓能力,有足够强大的执行、领导或管理能力。企业的高层领导者是他们理想的职位。
艺术型:拥有艺术、创新或直觉上的能力,喜欢在非结构性的环境下工作,发挥他们的想象力与创造力。毋庸置疑,那些歌手、演员以及作家、画家都是这种类型的代表。
清晰地看到了自己所处的环境、面对的问题和自身的优势劣势之后,我们就应该开始确立自己的职业发展目标了。就像平时大家做的各种心理测试一样,确立职业目标从某种角度看,多少也和做心理测试一样,充满了趣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