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奇迹源于思维的解放(1 / 1)

第一节 奇迹源于思维的解放

有什么样的思想,就会形成什么样的思维路径。思维路径一旦形成惯性,就会产生思维定势和行为定势,这种定势就会影响人自身思维的发展,变成一种自我约束的思维牢笼。每个人都有思维定势,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突破这种定势。

思路决定出路,观念决定贫富,所以不要让自己的脑袋贫穷。思考是一件奇妙而美好的事情,科学的思考总能找到一条正确的出路,这也是获得成功的法则。

【例1】

一个年轻人到海边度假。他发现,一个奇怪现象,每天傍晚时,有一位老渔夫总是在费力地将一网还活蹦乱跳的鱼拖到岸上之后,将网里面的大鱼都重新扔到海里,只带着一些小鱼回家。随后好几天,年轻人观察到老渔夫每天都是如此。

这一天吃完晚饭之后,年轻人没有出去散步,而是站在老渔夫每天靠岸的地方等待。不一会儿,老渔又打了满满一网鱼,同样像往常一样用力将沉甸甸的渔网拉到岸边,然后解开渔网,将其中个头较大的鱼一条又一条地又重新扔到海里。年轻人蹲下身问老渔夫:“请问你为什么总是把费尽力气捕到的鱼扔回海里呢?”

听到这位年轻人的问题,老渔夫不以为然地说:“有什么好奇怪的,因为我家的锅太小了,大个的鱼根本没法下锅,所以我才把它们扔回海里。”

年轻人听了渔夫的回答感到不可思议。于是他又问道:“那你为什么不换一口大一点的锅呢?这样不是每天都可以吃到美味的大鱼了吗?”

听到年轻人的话,老渔夫反而吃惊起来。非常惊讶地说:“那怎么可以呢?我家的锅是和灶相配套的,灶只有那么大,锅太大了岂不是没法烧火做饭?”

听到老渔夫的话,年轻人好像明白是什么原因,而且这样的事看起来太简单,于是他大声对老渔夫说:“这还不好办,重新垒一个灶,然后再换一口大一点的锅,这样一来,问题不就全部解决了吗?这不是比每天都要花多时间,把好不容易捞上来的大鱼扔回海里强百倍吗?”

让年轻人更加吃惊地是,老渔夫摇摇头说:“这灶和锅都是我爷爷留给我父亲的,然后我父亲又留给了我,我只知道如何靠这副锅灶来煮饭、吃饭,可是却从来不知道怎样垒一个新灶、换一口大锅,即使有人帮我换一个锅灶,我也不知道如何用新的锅灶做饭,因为父亲当年没告诉我。”

就是这样,一个陈旧的灶成就了一个陈旧的锅,一个陈旧的锅放弃了每天最好的大鱼。

打破思维障碍

上面的例子告诉我们,只要你愿意,任何一切都可以换成新的,但前提是首先要改变自己的思维。当人的思维形成定势之后,很难马上变换成另外一种新思维,人的头脑往往会被习惯性的思考方式给锁住。一旦人们能够从充满局限性的思维模式中解放出来,奇迹就会发生。

那么,局限性的思维是怎样形成的呢?人们为何习惯限制自己的思维?怎么做才能让思维获得自由和解放呢?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思考和分析的生存智慧。

人们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中,久而久之就会形成一种固定的思维模式,俗称“惯性思维”,是一种依靠以往经验对某些新问题做出决定或准备的现象,心理学称之为“思维的定势”。思维的定势使人们习惯于从固定的角度来观察、思考事物,以固定的方式来接受事物,它有时有助于新问题的解决,即不会犯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有时却又存有缺点,即阻碍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造成僵化呆板。

生活中,每个人都在不同程度地被自己的惯性思维所左右。例如,人们上班时习惯走一条固定的路线或是乘坐固定的公共汽车;出差时喜欢住在自己熟悉的宾馆;理发的时候喜欢去同一家理发馆;吃饭也是如此,喜欢去一些经常光顾的饭店。这主要是因为人们相信经验,害怕改变,担心这种改变会为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实际上,这种习惯性的思维并非解决问题的最佳选择。

在职业生活当中有一个现象:一些人在跳槽之后总觉得很难适应新公司,问题频频出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习惯于用以前的文化交流和处事方式,这种“套用模式”只会使其碰壁——这就是具体生活中一个生动的思维局限。如果你认为越来越难以适应职场生活,那么就必须突破和改变原有的思维习惯和处事方式。

之所以要善于打破思维障碍、放弃原有的思维模式,是因为在工作和生活中难免遇到一些棘手的事情,或者身处一种“to be or not to be”的境遇。为了抓住机遇,摆脱绝境,就必须转变思维方式,寻找另一个获得希望和新生的突破口。

【例2】

有一天俄罗斯的亚历山大大帝在皇宫中散步,走到皇宫的花园中,看到一个士兵笔直地站在花园的旁边。他觉得十分奇怪,就问那个士兵:“你站在这里干什么?”士兵回答说:“这是命令。”

以后,亚历山大大帝又看到那个士兵还站在原地。就问其他人,这士兵在执行什么命令,没有一个人回答上来。他觉得非常奇怪,就命令侍从继续追查。最后从一个知情的人那里找到了答案。

原来很久以前,还是在叶卡捷琳娜女皇执政期间,女皇在一个冬天的中午,到花园中散步,发现花园中盛开着一朵十分美丽的鲜花,于是下令派一名士兵守在那里,不准任何人采摘。但事后女皇就忘记了,结果这一命令从此就执行下来,尽管花早就没有了,但是站岗的士兵,一直就那样站了几十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不守鲜花的土兵”。

人们常用的思维方式

只要你留心观察,会发现日常生活中“不守鲜花的士兵”的现象到处都是。比如,一些人总是拘泥于某种行为模式,任何事情都遵守固定的工作流程,以至于各种问题都必须严格按照流程去解决。这种思维定势使得其实践活动中习惯性地忽略思考的重要性,很少考虑现行的方法是否更有效、更合理。如果按照这种惯性发展下去,一定会出现创造性不足、效率过低的状况。这一理论不但适用于企业,更适用于人。突破思维定势,发展创造性思维对每一个人都是重要而紧迫的问题,这是因为变化和不确定性已经成为时代主题,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职业生活,都是如此。面对复杂的世界,我们需要的是随机性的智慧,而不是教条式的智慧。

定势思维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思维方式,但除此这外还有一种思维特别值得关注。那就是发散性思维。排除个人能力的问题,这两种思维方式通常会带来不同的后果。

所谓发散性思维,概括地讲,就是先抛开与事物直接相关的知识,先考虑各个方面的知识,再用联想的方式一步步让它们“两头靠”,从而统一起来,而在这中间建立起来的纽带就是思维的成果。它不同于定势思维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恰好相反。

定势思维和发散性思维都是为了解决问题而服务的,因此没有根本上的区别,但从效果上来讲,它们又有很大的特征区别。普遍认为,发散思维是思维创造性的主要部分,因为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独特性,是一词多组、一事多写、一题多解或设想多种路子去探寻改革方案时的思维活动。

【例3】

我国植物专家李长潇从事生物工程开发研究多年,长期以“试管内植物细胞快繁”为范本,这是国际生物专家设定的雷区,国内的很多生物科研人员从不敢越过外国专家“铺设”的“雷池”。

李长潇在自己的实践中,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几千只代用试管的洗刷和消毒以及众多的工序,让这项研究变得非常繁杂,也跟不上发展需要。

李长潇站在他的几十个木架上摆放着的几千只“试管”面前沉思时,猛然冒出一个念头:能不能不要它们?为什么不能搞试管外繁殖呢于是李长潇开始了他的探索,并且最终取得了试管外植物微型组织快繁辉煌的成就。

科学家李长潇发现试管外植物微型组织快繁技术,可以说,就是突破几十年形成,并巩固了的思维定势,也是一个寻觅思维定势“定”在哪里的过程。如果李长潇也将视点投向消毒与不消毒、工序的减少与否、试管放大的可能性以及操作的高科技化,无疑也有可能取得某些成就,却不是解决繁琐、慢速和不易推广等问题的根本办法,当然便是步入误区。

思维方式的应用及形成

定势思维和发散性思维在其合适的地方都有显著的应用性。当人们面临一项科学研究性的工作时,采用定势思维会产生决定性的作用。实事求是抓住问题的根源不放,步步紧逼,见缝插针地用了解的知识解决好每个环节的相连。这里,定势思维的好处就是不会出现原则性的错误,因为答案不是靠想像得到的。在过程中不断采用同化思想,把几个关系看成是一个简单的模式,效率就会很高。

当人们面临一项文学创作型的工作时,定势思维就止步了。因为这项工作不仅需要理性的感知,还要具备感性认识——只有把文艺作品中的作者倾注的感情变为自己的,阅读才是有效的。但在定势思维往往遵从于客观规律和事实,实事求是,不允许加入自己的感受。文学创作的生命在于创作,也就是不停地制造矛盾,唯有发散性思维才能保留住这种生机。

综上所述,我们分析得出,不同的工作性质、习惯、方式,甚至从小到大的成长规律,都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思考模式,形成一个与众不同的思维的定势。当一个人形成思维的定势之后,他便具有了不同的思维品质。

有的人思维深刻,有的人思维广阔,有的人思维灵活,有的人思维敏捷。然而,也有些人不善于开发启发自己的思维,即便他的思维方式很差还浑然不知。从幼儿阶段开始,许多人接受的教育是认知、记忆型的教育,而不是思维创造型的教育,因而我们每一个人事实上都缺乏思维训练。

※延伸阅读

在职业场上,对于每一个工作人员来说,思维品质与个人发展密切相关。只有大脑神经网络不断增生,让大脑细胞结构得以发展,才真正能让一个人的职业生涯得到有效的提升。从每个人的思维特点来分析,思维品质可以归纳为下列几种:

思维的批判性

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并不固执己见,们遇到凡事总要自己试一试,即使是权威的结论,也不会盲从。因为大脑里对事情多种可能性的意识强,并且对各种观念和信念的特点比较了解,这种人不会随便下绝对性的结论。

思维的创造性

这是一种十分宝贵的思维品质——思维的创造性是各种信息在大脑里快速整合,使脑细胞快速产生新连接的过程。这种人的见解具有创造性,思考问题的结果总能独树一帜,有新的观点、新的方法、新的思维。

思维的深刻性

意大利的科学家伽利略从教堂里的吊灯的晃动,想到了摆动的规律性。这个例子反映出伽利略思维的深刻性。他能从现象、假象、表象或偶然的事件中,发现事物的规律和本质,从而想到了别人想不到的事情。

思维的广阔性

当我们解决某个问题的时候,能够经常地问自己:能不能增加……能不能减少……能不能变为……能不能再小……还有哪些方法或可能性?从多个方面、多种角度、多种可能、多种原因、多种结果进行思考。这便是锻炼思维广阔性的最好方法。

思维的敏捷性

面对同样的问题,有的人脑子一动,已经看到了问题的实质,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能很快得出问题的答案;有的人虽然也能解决问题,但是,思考时间比较长,运算的速度比较慢。不过,这种情况通过思维训练可以提升速度。

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灵活的人,能够主动克服、打破思维定势,能积极发现思维的局限从而不断开拓思维。他们在遇到困难和障碍时,能把所学的知识灵活应用到新领域,灵活地改变思路,解决新的问题。面对突发情况之后,思维灵活的人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及时修正自己的思想方法和解题策略,而不是拘泥于某种方法。

以上这些思维优势完全可以通过训练获得,就如同人们可以通过勤加锻炼获得强健的体魄一样。所以,我们必须正确地认识自己的思维品质,在处理平时学习或工作中的问题时,学会扬长避短。

例如,如果你的思维有些缓慢,但是内容深刻,那么,在解决问题的时候,切忌匆忙地结论和表态,全面地思考一下,做到心中有数,也可以进行脑功能和脑思维训练。

自测训练

1.测试你的应变能力:

样子:在纵向、横向和对角线上,任意两个棋子的排列都不会出现在同一行。还有其他的排列方式能够符合题目中的要求,你知道如何调整排列吗?

2.突破思维定势

A.篮子里有4个苹果,由4个小孩平均分。分到最后,蓝子里还有一个苹果。请问:他们是怎样分的?

B.有人不拔开瓶塞,就可以喝到酒,你能做到吗?注意:不能将瓶子弄破,也不能在瓶塞上钻孔。(答案见附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