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木桶理论:提升短板才能利益最大化(1 / 1)

第一节 木桶理论:提升短板才能利益最大化

在经济学中,资源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物质条件。相对于人们的需求而言,资源总会表现出一定的稀缺性。正因为如此,资源的合理配置就显得相当重要。如何将有限的资源进行合理配置,在最少的资源消耗下,产出最多最好的供应品,获得最佳的效益,这是决定国家经济发展成败的大问题。

经济学中有一条著名的理论叫“木桶效应”,主要是指一个用许多木板箍成的木桶,其盛水量的多少不是由最高的木板决定的,而是由此木桶最低的木板决定的。如果想要装更多的水,唯一的办法就是加长最低的木板。经济学家之所以提出这个原理,是为了说明在经济活动中,影响整体效益的并不是最高的,而是最低的。所以要想使整体绩效上升,就要在薄弱的环节上下工夫,而不是只注重最强的那一块。

比如说一个企业要想得到最大的经济效益,就要让其团队所有的人都提高其工作效率。也就是把所有的木板都增高,只有所有的木板都保持在“足够高”的时候,才能够盛下更多的水。当所有的员工都保持“最高”的水平,那么为企业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是最大的。

案例一:大街上各色各样的餐馆有很多,有的红红火火,要想进餐还得排队,有的却是冷冷清清,起眼一望,里面连一位顾客也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下面就让我们用木桶理论来分析一下。倘若把开餐馆比作一只木桶,那么,组成这只桶的木板都有哪些呢?

第一块木板:味道。人们来到一家餐馆吃饭,不仅味道要好,入口鲜美,而且要有自己的特色,这一块木板是最为重要的。

第二块木板:价格。价格要合理,不能狮子大张口,进店就宰人。只有菜价实惠,才能吸引更多的顾客。

第三块木板:卫生。进口之物,千万不可粗心大意,必须看起来清爽,吃起来干净,否则闹了肚子,甚至得了传染病,餐馆还有办法立足吗?

第四块木板:服务。人们来到一家餐馆,如果能看到笑脸相迎的服务人员,然后受到嘘寒问暖、周到热情的服务,自然会对餐馆留下深刻的印象,也就会成为潜在的回头客。

要想成功办一家餐馆,以上四个要素缺一不可。无论是哪一块木板短了,这桶水都无法盛满,都有可能赔本。

那么,是不是拥有以上四块木板,而且块块都整齐、样样都不差的话,就能盛满一桶水呢?这是不一定的。某小区有座会所大楼,楼下一层就开了一家餐馆。尽管这里的菜很有特色,而且价格也不贵,卫生、服务等方面也都挺好,可令人不解的是,餐馆经营总是不见起色,为此餐馆的经理总是一副愁眉苦脸的样子。

第五块板:位置。为什么这样一个饭菜可口的餐馆,却没多少顾客光临呢?原来,这家餐馆的致命要害是选址不对,门前没有停车位。有些团队或个人慕名想来就餐,一看找不到停车的地方,就开到别处就餐了。小小一个停车位,却对餐馆的影响这么大!

是不是具有这五块木板就足够了呢?当然还不够。曾有一个四川人在天津开了家小餐馆,什么都做得很好,生意也不错,只因没有和公安税务以及周围居民搞好各种关系,有天一帮人突然闯进来,将餐馆砸了个稀巴烂。餐馆从此就关门歇业了。

大多数人都认为办餐馆好赚钱,其实餐馆赚钱谈何容易?其中最难的地方就是这只木桶到底有几块板,究竟会在哪块板上出问题?这往往也是人们很难弄清楚的。只要其中一块小小的木板阻挡不住漏水,这个木桶就没办法把水盛满,事情要想成功就变得异常艰难。

其实,这一道理适用于所有事情。用好了,就能解决大问题。比如说在博弈中,自身的缺点通常是影响事业成败的关键,而与竞争对手抗衡时,对比的也是自己的缺点,劣势部分往往决定整体事情的结果。因此,要努力克服自己的缺点,或将其转变为优点,这才是成功人生中的一个永恒规则。

案例二:一位员工和老板的关系不太好,经常抱怨自己得不到老板的重视,因此埋没了自己的才华。刚巧有一次机会,一个客户要来看产品,顺便再定一些。当时接待的那位经理因为有事不在,于是老板就把这个重要的任务派给了这位抱怨的员工,以给他显示自己能力的机会。这位员工听了当然很高兴。去之前,老板只对他简单介绍了一下客户的资料,并说:“你要是觉得自己不能搞定这个客户,就打个电话回来。”

结果这位员工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并且使客户签的单子比预定的还多。之后这位客户还专门打电话给老板说:“你派出的兵太厉害了。”从此,老板便对这位员工刮目相看,并着重培养他,这位员工有了这次的成绩,也更加自信了,以后他又为公司创造了更多的利润。

可见,对“短木板”的激励,会使其慢慢变长,从而提高企业的总体实力。老板在用人的时候一定要懂得对“短木板”的利用,而不能只把眼光放在“长木板”身上。只有重视公司的“短木板”才能够提高总体水平,打造一个成功的团队,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在现实中,每一个人都有偏心的一面,比如说公司的老板,他往往会更器重那些能力强的员工。但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越来越多的管理者发现了木桶效应的重要性,也就是说团队里只要有一个员工达不到所要求的高度就足以影响整个目标的实现。如果一个企业想在竞争中取胜,最重要的不是让最高的那块木板更高,而是提高最低的那块木板。更多的管理者开始关注那些比较差的员工,并且对他们进行培训和教育,希望他们能够增强自身的竞争力,提高自身的能力。对员工的培训其实就是让最低的这块木板增高,以此来增加装水量。

“短板”不一定不会得到老板的重视,只要自身努力提高,依然会成为出类拔萃的人,从而进入老板的视线,成为老板的培养对象。对“短木板”的培养有时候会比对“长板”的激励带来更大的效益。因为“长板”平时已经受到了很多的表扬和追捧,因此有时候难免会产生自我优越感。而“短板”由于自身没有那么多的优势,如果得到老板的提携和重视,他会更加卖力。

劣势不仅决定优势还决定成败,这是市场竞争中人人都应当遵守的金科玉律。木桶理论告诉人们,每个人都要有忧患意识,如果个人身上某个方面是“最短的一块”,就应该竭尽全力把它补起来;如果你所领导的集体中存在着“一块最短的木板”,你一定要迅速将它做长补齐,否则它所造成的损失将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