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天天平价:省钱也是一种赚
不少人认为节省就是很吝啬、很抠门,其实不然,省钱不仅是一种好习惯,而且是一种美德。如果一个人懂得节省,那么他就会不断地积蓄财富;相反,如果一个人不懂得节省,那么即使有万贯家财,也终会慢慢地消失。美国有一个亿万富翁曾经说过:“节俭是商业成功的必要条件,商人一定要严格要求自己不浪费,不但要会赚钱,更要会懂得节俭。拒绝节俭就等于拒绝财富。财富就藏在节俭之中。”
“勤俭节约”是一种科学、正确的论断,并不会因为节省就对经济造成阻碍。虽然中国现在的经济在快速发展,但是节俭依然不能丢。因为它不仅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即使从市场经济的观点出发,提倡节俭也不是落后的思想。而且,省钱其实就是等于在赚钱,如果没有赚钱能力,那么省钱就相当于在赚钱。
案例一:有一个美国青年,因为学历不高,而且又没有什么技术,只好到一家石油公司工作。因为本身没什么本事,而且很平凡,只好做石油公司最简单的工作,那就是查看生产线上的石油罐盖是否自动焊接封好,就这种工作可以说只要懂事的孩子都能胜任。当装满石油的油罐经过传送带输送到旋转台上时,焊接剂就会从上方自动滴下,沿着油罐的盖子滴一周,于是作业结束,油罐下线入库。他的任务非常简单,就是注视着这道工序,从清晨到黄昏,过目几百罐石油。没有多长时间,他就对这项工作厌烦透了,他很想改行做其他的,可是一直没有找到别的工作,只好无奈地坚持做这份工作。
这个人经过自己的反复观察发现,盖子旋转一周,焊接剂一共滴落39滴,焊接工作随即结束。他就在想,在这样简单的工作中,是不是有什么可以改进的地方?一天,他在工作时突然想到:如果把焊接减少一二滴,那样不就可以节省生产成本吗?有了这样的想法,他就自己研制出了37滴型焊接机。不过这台机器焊接出来的石油罐偶尔会漏油,质量上没有保障。不过他并没有灰心,又研制出38滴型焊接机。公司对他的表现非常满意,按照他的思路生产出了这种机器,并且采用了他的焊接方式。这种新型的机器虽然只节省了一滴焊接剂,可是却为公司每年节省5亿美元。
而这个年轻人就是美国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工业界的第一代亿万富豪。
都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节省出来的。可是由上面这个故事就可以看出,节省也是一种赚钱的方式。如果是靠固定工资生活的工薪阶层,不节约,自然就不能获得多余的资金储备。其实,在日常开销中省钱有多种方式,女人可以少买件打折可是事实上并不需要的衣服,男人可以减少一次为了所谓面子进行的吃喝,生活中减少一次白白浪费的水电。省其实就在这一念之间体现了出来的。不要小看那一元或者两元的节省,要明白积少成多。你可以算一下,如果节省100次那就是节省了100元。
节省和吝啬完全是两码事。节省是指我们需要精打细算过好生活,节省的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的生活更美好。边计算边生活,我们就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生活。平时经常上网的人,会在网络上看到“节俭达人”的“最省钱”购物途径,这些人可谓把“不积细流无以致江河”的哲学智慧发挥到了极致,让人不得不叹服。随着全球性的金融风暴的爆发,“酷抠”一族又开始流行起来,他们的生活并没有因为节约而吝啬,他们抛弃奢侈浪费,这种“精打细算”的背后其实是对优雅生活的追求。节约也是一门生活艺术和流行时尚。
案例二:小林辞职已经有2个多月了。钱没赚到多少,可是却用了不少,现在没有工作,小林开始学着生活。在没有赚钱的时候该如何赚钱呢?小林总结得出——在不能赚钱的时候,省钱也是一种赚钱路径!
小林看了一下自己的生活:本来他去驾校来回都是打的,一天最少得25元;现在改坐公交车一天花3元,这样一天就节省下了22元,一个月下来就是660元。本来天天都要去外面吃饭,平均一天大约40元;现在他自己去买菜做饭,一顿饭自己做只需要10元左右,这样每天就省下了30元,一个月下来就是900元。干洗店一月需要150元,现在自己洗,买洗衣粉30元,一下子就省下了120元。这样小林虽然还没有找到工作,不过他的开销也没有原来那么大了。小林说:“花钱多不代表铺张浪费,压缩开支不代表吝啬,把钱花到刀口上才是真本事,做什么事都需要钱,节省只是有备无患。”
这一个月下来,看了一下自己的支出,小林吓了一跳,一下子省了好几千元。小林心里很高兴,照这种情况下去,每个月的支出就会减少许多,在自己没有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只能节省再节省,否则可能就真的连自己也顾不了了。
如何才能赚钱?有不少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投资或者做生意。这些都是对的,可是除此之外,有没有别的方式呢?你是不是和其他人一样把省钱这一种赚钱方式忘记了呢?其实,省钱也是赚钱。你每省下一块钱,就等于你多赚了一块钱。积少成多,久而久之,数额可不小。
微软的比尔·盖茨、亿万富翁洛克菲勒、中国的首富李嘉诚,他们的“吝啬”让很多人不能理解。“吝啬”是这些富翁们的生活本色和财富态度。身价几百亿美元的比尔·盖茨竟没有雇佣私人司机,公务旅行从不坐头等舱而坐经济舱,衣着也不讲究名牌。《华盛顿观察》曾经做过一个调查显示,70%的“富婆”和80%的富翁都曾经补过鞋,58%的“富婆”和将近一半的富翁们都用优惠券买食物。
然而,现在中国人的消费观念发生了变化,很多人热衷于提前消费,很多人贷款买房、买车,提前消费日益盛行,出现了所谓的“负翁”一族。大部分“负翁”花钱大手大脚,大的物件如商品房、汽车,小的物件如家电,甚至一支口红,也都要通过贷款的形式先买下来,用了再说,甚至其中有许多并没有还款的实力。还有一些“月光族”们大方地花着父母的钱,敢于高档消费,把大量的钱花到服装、化妆、餐饮、旅游、娱乐等方面,花到两手空空,再来想别的办法。
“负翁”的慷慨与富翁的“吝啬”相比,谁是谁非?有几个“负翁”真正感到快乐呢?勤俭之道在于抛弃短暂的浮华,省下生存的本钱,追求自身的精神修养。钱要花对地方,节俭要从点点滴滴做起。人人都向往富有的生活,却很少人知道富有和节俭是相辅相成的,节俭的生活凝聚了财富。
省钱只是穷人的事,真的是这样吗?实际上,在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富人都非常注意节约,会时刻省下每一分能省下的钱。有这样一项调查统计表明,在全球首富500强中,有着节约意识和习惯的富豪就占到了总人数的84%,如果除去那些一直以为不奢侈便显示不了身份的贵族王室,这一比例还要更高。如今的社会物质极为丰富,作为新新人类,如何抵御巨大的物质利诱,如何才能做到既满足消费的心理又做到节俭持家?于是“新吝啬主义”的主张——理财成了时下最时髦的话题,理财也渐渐深入到每个人的观念中,日益变成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