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大人物(1 / 1)

天生邪少 逆风而动 1813 字 5天前

大人物

“你为什么不同意把厂子建在小河村?你应该知道,如果把厂子建小河村,会给小河村带多大利益!”

“小凤说得很对啊,为公司利益着想,我没理由反对!”

“小凤?我不相信这是小凤的意思!”

“你觉得小凤没有这样的眼光?”陈玥斜着眼看着张顺。

“不是眼光的问题!”张顺想了想说,“就算小凤有这个眼光,也没有这样的权力!如果不是你提前交代,她不敢说那些话吧?”

“咯咯咯……”陈玥咯咯一笑,“好小子,两个月不见,长能耐了啊!”

“陈姐啊,你就别哪兄弟开涮了!我都快急死了!”

“哈哈……”陈玥又是一通大笑,“好吧,不逗你了。跟你说实话吧,小河村我要留着,以后有大用的!”

“大用?什么大用?”

“你也别问了,到时候你就知道了!”看张顺还有点发愣,陈玥一拍他的肩膀,“别发愁了。姐知道这次你没得到好处,姐从别的地方补偿你还秒行吗!”

“补偿?怎么补偿?”

“这个回头再说,走,很跟我去见个人。”陈玥说完,就拉着张顺出了院,来到一个中年人身后,轻轻地听了声:“钱董。”

这个中年人张顺早就注意到了,从一开始他就表现的很深沉。虽谈判的时候他坐在了最末的位置,整个谈判过程中也没说过一句话,但却是时刻注意着谈判的进程。

谈判过程中无聊,张顺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注意这个中年人,感觉他身上透出的一股气势很不一般,让人看不透。而且,除了陈玥以外,华腾的其他代表们每次开口说话,都会有意无意地看他一眼。

虽然这个小细节孟永昌和屈才没注意到,但那是因为他们都把注意力放在了谈判的内容上,自然不会有人注意到这个自始至终都没说过一句话的人。在他们看这个人不过就是跟张顺一样,是个可有可无的人罢了。

不过,张顺却是注意到了,原因就是,这个人跟他一样,自始至终一句话都没说。开始的时候张顺也觉得他是个可有可无的人,可后来注意到那些细节后,他就觉得,这个绝对没有这么简单。

而且,在华腾的三辆车里,这个人是坐在中间那辆车里的,而陈玥是坐在第一辆里,许凤是坐在最后一辆车里的。

按照人物的重要性排位,一般第一辆车里坐得是次一级的人物,负责开道;最后一辆车里坐得是最不重要的人,负责殿后;而中间这辆车坐得才是最重要的人!

到了张顺家,这个也是一句话没说,既不跟张顺打招呼,也不跟陈玥请示,一下车就自己出了院,东看看西看看的。

这样一个人物,还真是让张顺猜不透。

“小陈啊,人们谈完了?”中年人转过身来,随意地瞟了张顺一眼,就把目光转向了陈玥。

“钱董,我说的没错吧?”陈玥恭敬地对中年人说。

“嗯。”中年人微微点头,“真是个好地方啊!在这里建厂,真是可惜了!行,就这样吧,小陈,咱们该回去了。”中年人说完,也不管陈玥和张顺,一个人走回了车里。

“陈姐,这位是?”看到中年人进了车里,张顺才拉住陈玥问。

陈玥嘻嘻一笑,一只手抚在张顺耳边,小声地说:“华腾实业的董事长!”

张顺脑袋嗡的一下就傻了,华腾实业的董事长钱进宝,那是多么大的一座大山啊!就算省长见了人家,也要客客气气的!

华腾实业可是全国百强企业,旗下资产近千亿,像河源市的“华腾食品有限公司”,只不过是人家旗下的末流公司!

难怪这家伙人家没兴趣参与到这种“小谈判”中。

可是,这么一座大山,他来这里干什么?这种小谈判,根本用不着他出马啊!难道是出来游山玩水的?那也用不着摆这种阵势啊!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直到三辆车开出了小河村,张顺才从沉思中醒了过来,却突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好像没看到许凤上车!

之前三辆车开进村,许凤一下车就跑回了自己家里。从没离开过家的许凤,这次一出去就是两个多月,难得有这么个机会,回家看看本无可厚非。可是直到陈玥他们离开的时候,许凤也没有回来。

“嘿嘿……”想了想,张顺又乐了。“难道陈姐说从其他地方补偿我,就是这个意思?她是故意把小凤留下的?”

想到此,张顺哈哈一笑,迈着小碎步朝许双林家走去了。

到了许双林家,跟许凤一聊才知道,原来陈玥他们并不是忘了许凤,而是故意把她留下的,让她留下来负责新厂的选址任务。张顺一阵郁闷,原来又是自己自作多情了。

新厂选址的工作很快,几天的时间就定下来了。依张顺看,陈玥应该早就选好了建厂的地方,把许凤留下来,不过是走个形式而已。

厂址一定下来,建厂工作马上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

本来在农村,很少有人在冬天盖房,因为冬天天太冷,地面都是冻住的,根本没法打地基。不过建厂房就不用管这些了,大型机器往这儿一开,多厚的冻土都被敲开了根本不影响干活。

新厂奠基的那天,陈玥又来了一次,和孟永昌一起主持了奠基仪式。不过这次华腾实业的董事长钱进宝就没必要来了,所以那些来参加奠基仪式的华腾代表们都格外地轻松。

不出三个月,一片庞大的厂区已经建成了。热热闹闹的春节刚刚过完,人们还没从热闹的气氛中冷静下来,华腾新厂的剪彩仪式又到来了。

这期间陈玥来过好几次宁远,但都是来督促新厂的建造的,根本没顾上理会张顺,让张顺郁闷得不行。

当初陈玥答应他,要从其他地方补偿他,可是到底怎么补偿,她却没有说。

每次见到陈玥,张顺都想跟她问清楚,可是新厂房的建设工作实在太忙了,不管陈玥走到哪,身后都跟着一群人请示这个请示那个的,根本没有机会让两个人单独相处。可要好处这种事,又不能当着很多人的面说,所以张顺一直也没说出口。

好不容易新厂的剪彩仪式完成了,张顺正想找机会问问陈玥到底打算怎么补偿自己,可庆祝酒会还没开完,张顺就把到了许双林的电话,让他回村里商量事。

如今的张顺在小河村也算是个有头有脸的人了,村里有什么事,也要找他商量了。不过这几个月来,虽然也参与了不少这种事,可是张顺却很少发表自己的意见,一般都是随大流,多数人说怎么样他就怎么样。

看他也拿不出什么意见,有几次小点的事,村里人也就不跟他说。他倒也不生气,没人给自己找麻烦,他也乐得清闲,每天玩玩闹闹,也就这么过了。

不过今天这件事不一样了。来之前他刻意跟许双林交代,如果没有大事不要找他,因为他要去参加新厂的剪彩仪式。既然话都说在前头了,许双林还在这个时候给他打电话,那就说明真的是大事。

看看这边也没自己什么事了,张顺跟几个人告了别,就一个人骑着摩托车回了小河村。至于陈玥答应的好处,以后有时间再问吧。反正都拖了这么久,张顺也不在乎这一天两天的了。

回到小河村,张顺连家都没顾上回,就直接开着摩托车去了村委会。一进村委会的大院,张顺就发现,这次跟以往好像不太一样。

以前来这里商量事的,总共也就七八个人。这倒不是因为小河村人少,而是因为村里大部分男人都出去找工了,留在家里的,除了老弱就是妇孺,青壮年的男人根本没几个,这还是算上卢大庆和卢建德在内。

所以以前商量事的时候,除了卢大庆、卢建德和张顺,其他的都是五十多岁以上的老头子。

可是今天来得人就不一样了,不旦那些平时少露面的老家伙们来了,就连好些在外面打工的村里人,都赶了回来,屋里一下就坐了二十多个人。

这还不算,院子里还站了好些人,还有一些娘们也跟着来凑热闹。

这是出什么事了?心里嘀咕着,张顺一边跟那些出去打工,已经几年没见过面的乡亲们打着招呼,一边走进了屋。

看张顺进了屋,许双林轻轻地咳嗽了一声说:“人到齐了,开始吧。”

“什么事啊双林叔?”看着一屋子人,张顺先问了一句。

一开始看到这个场面,他还以为是村里哪个老祖宗到阎王爷那儿去报道了。

小河村有个习惯,不管是不是一家人,只要村里辈分最大的老人去世了,必须要全村出动披麻戴孝,就算已经老得或病得动不了了,也得让子孙抬着去,谁要是不去,就会被赶出小河村。

可是进了屋,看到村里辈分最大的老祖儿正端端正正地坐在炕上,一边抽着烟一边眯着眼装睡,张顺就知道不是这事,因此才会问这么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