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天机泄(2)(1 / 1)

射狐 王征桦 1022 字 5天前

天机泄(2)

王宪道:“师父,万万不可,这样会消耗你的功力,万一那上官魔头来了,咋办?”

“我白莲教以救人为本,你就别再说了。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

马效良说:“我已堕入魔道,你们不杀我也是仁至义尽了,至于祛毒之事,不劳前辈费心了,还是让我自生自灭吧。”说着,蹒跚着向前走去。

白眉叟说:“我看你还是个心地不坏的人,要么,你入我教,在此陪我,如何?”

马效良说:“知道前辈的用意,是怕我毒发时痛苦,只要前辈不嫌弃,我愿意加入白莲教,脱离青龙会。在岛上长伴前辈。”

赛儿说:“那太好了,如此,我教又多了一个好汉。劳累了一天了,师兄也要休息了。”四人支起被毁坏的草屋,各自睡下了。

次日天明,大家起来了。白眉叟的功力已经略有恢复了,隐隐约约地感到海上有些异样,连忙唤王宪来看,原来是一只大船,在晨雾中,正急急地朝岛上驶来。船在岛的南边停泊下来,走下来了几个锦帽鲜衣的人,一看就知道是富贵之家中的。为首的一人身长七尺,双目炯炯,昂首挺胸,一副高傲的模样。他的身后跟着的三个人,一个红衣,一个皂衣,皆是短打装束,另一个却是蓝绸长衫。他们都步伐沉稳,眼露精光。白眉叟知道,这几个皆为武林高手。

“不想这两天,这个小岛上热闹了起来。”白眉叟笑道。

王宪道:“既然有不速之客,我等应不露声色,躲在岩石的后面,看看他们究竟是何方神圣。”

岛的确是小,远远的看见这里有一间屋子,所以这几个人径直往草屋走来,可以看得出来,这几个人和青龙会不是一路的。

那个穿蓝绸长衫的人说:“二公子,这个孤岛,人迹罕至,若是在这里建起兵器工厂,朝廷又如何能够发现?且这四面比中间高,仅这中间这一块平地,真是理想之地啊。”

为首的那个被称作“二公子”的人没有答话,只是点了点头。

那个穿蓝绸长衫的人继续说:“不过,这兴兵动武,毕竟是下策,以这个小岛作为根据,只是为了防止万一我们没退路了,这里也有个最后一着棋。”

二公子说:“老家伙不也是这样起家的么?就允许他那样,不允许我做?”

“此时非彼时也,皇上当初也是没有办法,才举兵南下的。公子目前还没有到那一步,先是效李世民和建成、元吉的故事,若是有失,再和皇上一样也不迟,不过,现在就要在这里准备了。”

白眉叟心想:“这一定是皇室的人,效法李世民和建成、元吉的故事?来人莫非是大明二皇子汉王朱高煦?”

原来这二皇子朱高煦本来就封于云南,因他有异志,一直拖延不去,成祖朱棣也无可奈何。朱高煦觉得成祖不爱他,心中怨恨异常。他常常对左右护卫一个叫纪纲,一个叫纪云的人说“像我这样长相英武,难道不配做李世民么?”唐代李世民为争皇位,在玄武门射杀太子李建成,兄弟李元吉,朱高煦如此说,明明是流露出了夺嫡的意思。有一次太子朱高炽因身体肥胖,加上脚部有毛病,在和高煦一起谒孝陵时,被人扶着,还是不时跌倒,高煦在后大声说道:“前人蹉跌,后人知警。”话还没有说完,忽然听见后面有人应声说道:“还有后人知警哩。”朱高煦闻言回头一看,只见太孙朱瞻基仰面向天,淡然地说了一句,不禁得自己心虚起来。

在成祖北征时,二皇子朱高煦加快了变逆的步伐。私自养了许多武林人士,擅自募集军士三千余人,这些人并不归兵部管辖。所有意图不提防让老皇帝察觉了,将朱高煦改封到青州益都。朱高煦有二个谋士,一个叫王斌,一个叫李瑛。朱高煦这下知道了大事不好,忙找谋士李瑛商量,这个李瑛就是陪他上岛的那个穿蓝绸长衫的人,另外的红衣、皂衣客就是纪纲和纪云。

李瑛是二皇子朱高煦的智囊,他对朱高煦说,“成大事者,必先筑根基,你父亲成祖皇帝之所以直捣南京,是因为他有燕地为根据,才成就大业。我们到青州之后,韬光养晦,暗蓄力量,以图再起。我知道青州境内不远处有一岛,极为隐蔽,若能在岛上训练军队,冶炼武器,是再适合不过的了。”

李瑛说的这个岛就是太霄山。他们所不知的是这个岛早已是白莲教的大本营。

白眉叟对赛儿说起这些人的来历时,叹了一口气:“也好,如果先让汉王和朝廷争斗,等到他们两败俱伤时,我们才有重起的机会。”

白眉叟说:“这几个人来者不善,武功不弱,特别是那个穿蓝绸长衫的人,功力可能在你们之上。我们且静观其变,隐蔽好了,别让他们发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