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机泄(1)
唐赛儿见黑衣人在水中挣扎,忙叫过王宪,说:“我们快,把他拉上来。Www.Pinwenba.Com 品 文 吧”顿时捏个水诀,施展轻功,就将黑衣人带出海面。两人将他放在暖阳宫崖下。谁知那黑衣人悠悠醒来后,怔怔地看了看两人,瞅个空档,拼命往礁石上一撞。
幸好王宪手快,一把扯住。喝道:“想死还不容易!用不着这样急吼吼的,你叫什么名字?”
那黑衣人侧过头去,一声不吭。
唐赛儿说,“且不用多和他废话,先去看看师兄怎么样了。”两人用藤条缚上黑衣人,将旌旗、战鼓收入洞内,再将黑衣人押到岛上来。
白眉叟正在练功,见王宪和赛儿一起过来了,大喜,拉过王宪说:“这是你师叔,”他指着赛儿,“俺们在枯星镇相遇,真是有缘啊,白莲教后继有人,无忧矣。”
赛儿将黑衣人缚在一棵树上。转身过来,听了白眉叟介绍,才知道王宪在教中职位是白莲信使,由于他轻功极佳,人又机灵,所以所有教内联络大事,都交给他去办。这次王宪来莲花岛,担心赛儿是其一,另外还有要事禀报教主。
原来朱棣对外战事已经结束,朝廷正腾出手来准备秘密对各教进行清剿,首先是分化各教派,分化之后以期孤立和朝廷作对的教派,然后把所有的和朝廷作对的教派一举聚歼。白莲教已被朝廷列入黑名单,只是时机尚未成熟,朝廷准备尚未充分。
白眉叟听后,问赛儿:“面临大敌,你有何意见呢?”
唐赛儿说:“小女子这样想的,不知对不对?目前朝廷尚不知我等虚实,各个教派之间明争暗斗,我们力量不够,切忌不可轻举妄动,现在宜韬光养晦,隐藏起来,到时机来到时,一呼百应,岂愁大事不成?”
白眉叟说,“说得好,你有这样的见识,说明俺没看错人。正好宪儿在此,俺有话要说,俺年事已高,一直想退隐江湖,可是因为后继无人,才一直在硬撑着。唐赛儿是俺师韩山童的弟子,师父传她只有教主才能练的扶摇九式,意中早已将她当做教主看待了。”
白眉叟望了一眼海上,日头像一个奄奄一息的火球,快要沉入海中。而东边的海面上,月亮恰好升起来了。日月同天,天的下面是无垠的大海。白眉叟说:“赛儿,快把你的玉扔向天空,有多大的力气用多大的力气。”
望望白眉叟,唐赛儿掂了掂手中的玉,满目狐疑。“把这块玉向天上扔?为什么?”
“这块玉是金光圣母送给你的天书,书上有九天玄旨,在这日月同天之时,只要你将玉向天上一扔,玉就可以幻化为九天玄元混世真经,你照经演习,即可有大成。”
那唐赛儿听说,就将那块玉向天上一扔。但见:
一纵杳无踪,隐隐鱼龙舞。日落伴月升,光华洒三地。
那块玉在黄昏的天空中发出光华来,灼灼的光华,和日月相互交映,真的是千年不遇的奇景!过了一会,光华消失,有一石匣重重地落了下来,将地上砸了个坑。几个人跑向那个石匣,打开一看,原来真的是一卷书。书名为《九天玄元混世真经》。
白眉叟道:“我说的没错吧?我曾经听过师祖说过,我们白莲教有一块玉,那块玉就是一卷经书,谁得到了那本书,谁就有可能得到通天彻地的本领。而今赛儿已得此书,真是天意啊!”
顿了一下,白眉叟忽然正色说:“唐赛儿听令!今俺将白莲教教主之位传于你,望你勤研经书,不忘本教宗旨,为本教尽心竭力,发扬光大。”
赛儿一愕,只得跪下。白眉叟将一朵玉的白莲花交给赛儿,说:“从此你就是白莲教教主了,白莲教几万教徒就交给你了。这朵玉莲是教主的象征,见白玉莲就如同见到教主,收下吧。”就手将玉莲插在赛儿的头上。
赛儿忙道:“小女子不敢当,如此大任,要有能人担当才好。我一介女流,历事不多,怎能做白莲教主?”
王宪见师父将教主之位传给赛儿,也感到高兴,他早对赛区儿暗生情愫,只是这时有些失落。因为赛儿成了他的师叔,又是教主,若是这样,他们永远也不能走到一起了。但是他对赛儿的好感和情意又进了一层。于是走过来,对唐赛儿说:“恭喜教主,以后但有差遣,王宪定是赴汤蹈火,万死效命。”
赛儿正待推辞,就在这时,只听见缚在树上的黑衣人惨叫一声。
白眉叟等三人回头一看,那黑衣人全身扭动着,似乎有说不出的痛楚。口涎从嘴角流出来,眼睁得老大,脸色慢慢转青,样子十分恐怖。
“是冷香丸!”白眉叟道。“听说青龙会的教徒在入会时,都要被暗中服下冷香丸,这是一种毒药,每隔七天要发作一次,如果不及时服用特制的解药,就会痛苦不堪,折磨得欲死不能。”
白眉叟走到黑衣人身边,用手点住了黑衣人腹部的梁门穴,黑衣人的颤抖立即停了下来。白眉叟问:“你叫什么名字?”
黑衣人明显对这几个白莲教的人心生好感。低下头答道:“小人名叫马效良,人称星日马。是青龙会四大堂主中的二堂主。”
“这次你们来这里,有何目的呢?”
“这个小人实在不知,不过前天朝廷来人,和上官教主商量了一个晚上。第二天教主就带着我们来到这里。我现在知道了,在他的眼里,我们只是冲锋陷阵的小卒,连一只蜥蜴都不如。又怎么知道他想干什么?”
“那你为何不离开他?”
“不行啊,没有冷香丸的解药,我们离开他只有一条路,去死。”黑衣人叹道。
白眉叟说:“好恶毒的手段!你跟着我吧,我会在你发作的时候,用混元真功为你祛毒,直至你毒散尽为止,也好脱离苦海,重新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