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回(1)(1 / 1)

第二十五回(1)

厉天佑江宁府说项郭师中广德军出征话说在朝堂上,道君皇帝怒斥了两浙路制置使陈建,把征剿方腊一事交与蔡京和童贯办理后,蔡太师下朝后邀童贯、高俅到自己府上议事。Www.Pinwenba.Com 吧

童贯、高俅、陈建三人跟着蔡京来到蔡府,蔡京将三人让到书房,落座后,丫鬟来献茶。蔡京道:“此次方腊作乱,事出有因,我们也有失察之处。圣上发怒,怪我们虑事不周。”

蔡京这番话,虽然没有明指陈建,但陈建却知道是在说他,因此他低下头不敢作声。高俅道:“东南名将多矣,随便挑一个去征方腊都不在话下。”

童贯沉思片刻后道:“哦!有了,江南东路有一名将,姓郭名师中,乃大唐名将郭子仪后代,使一杆方天画戟,重六十余斤,坐下一匹骏马号称‘九花虬’,英勇无敌。去年曾随我征西夏,立下汗马功劳。现任广德军都督。有人把他称作‘东南第三将’,名不虚传。可于江南东路、两浙路拣选精兵三万,以王寅和厉天闰为副将,足以踏平巢穴,生擒方腊。”

蔡京道:“是了,我也曾闻听此人智勇兼备,平定方腊,正可用此人。”

童贯道:“此人现今正在东京探望父母,明日我使人召他前来,陈明此事。要他即刻领兵往东南剿贼。”蔡京对陈建道:“你明日即可回程,多准备粮草,再征调兵马一万五千,郭师中到日,移交与他。”

陈建赶忙道:“谢太师及两位大人玉成,在下敢不竭力。”陈建告辞,出了书房,一溜烟回到延吉馆,不敢多停留,同着刘尚、张二奎、邬福算还了房钱,就来到城东,带上原有兵丁,踏上回程。一路加快船行,于二月初,返回杭州。

且说那日童贯别了太师,回到自家府中,即叫人传郭师中明日一早来见。郭师中闻听童枢密召见,不敢怠慢,次日辰初,即来到童枢密府中。童贯正在书房等候,听得门人通报,便道:“快快让他进来!”

郭师中拜见毕,童贯让他坐下说话。郭师中道:“枢密大人召见,不知有何重大军情?”童贯道:“睦州方腊作乱,你可听说?”郭师中道:“略有耳闻。”

童贯道:“昨日天子震怒,叫速派大军进剿,蔡太师推荐于你为帅,再调两浙路和江南东路各出兵一万五千,共三万人马,前去讨贼。我再与你调两员大将,一个是常州兵马都监,姓王名寅,使一条钢枪、且有宝马名曰‘转山飞’,此人有万夫不当之勇;另一个是江宁府兵马都监,唤作厉天闰,也使一条点钢枪,十分英勇,且此二人都广有谋略,你看如何?”

郭师中道:“此二人我都熟识,本与我广德军相邻,都是一等大将。有此二人,枢密大人放心,不出多日,就叫大人收到捷报。”童贯听了大喜。

次日,郭师中即同童贯入朝,请了指挥使帅印。并要枢密院知会王寅、厉天闰,都到广德军汇合。郭师中回到家中,禀告父母亲大人,说朝廷委孩儿为征南大将军,都指挥使,带兵征剿方腊。

父亲道:“既食君禄,当为国家分忧,我儿尽管放心前去,只是刀兵相见,务要小心为是。”郭师中道:“父亲放心,这些年儿子南征北战,九死一生,都过来了。小小草寇,不足畏惧。”父亲又道:“我儿正当青春年少,上有老,下有小,那些贼寇都是些亡命之徒,不可大意。我和你妈,还有你的妻儿老小都等着你平安回来啊!”看着父亲那近乎哀求的声音,郭师中扭头擦了一把眼泪,但他没有让父亲看见。

吃了晚饭,又回到自己房间。妻子道:“此去江南征方腊,不知几时才能回来?”郭师中道:“少则两月,多则仨月,即可班师。平了方腊,我即可回东京看望你们。”妻子道:“听说贼寇都是青面獠牙,凶得很,你可要小心呀。”

郭师中道:“听谁胡说八道,小小毛贼,不堪一击。放心吧,啊!”他搂着妻子像哄孩子似的拍着妻的脊梁。

妻子又道:“前些时候,听说叫什么蔡遵、颜坦的两个将军,还没开战就让人家给包了饺子。”郭师中道:“瞎说,那是他们不熟悉情况,误入了包围圈。我已经知之,还会上他们圈套么?”妻子道:“嗯,不管怎么说,你得囫囵着来见我。”郭师中道:“看你这话说的,丧门星,你就不会说点吉利的?”然后,一番急风暴雨式的颠鸾倒凤后,两人温柔乡里,渐入梦境。

次日,收拾好盔甲、枪马、行李,带了十数个伴当,告别一家老小,登程回广德军整备人马粮草去了。

且说方腊与天元军将士们在帮源峒热热闹闹地过新年,大年初一,又在漆园大宴将士们,天气虽然寒冷,但将士们却兴致很高,在高玉的倡议下,全军将士给天元圣公拜了年,以示尊崇。

同时也给圆觉大师拜了年,接下来,将士们都互相拜了年。接着帮源峒好生热闹了几天。但就在整个天元军沉浸在新年佳节的喜庆之中时,刚刚过了大年初五,圆觉大师就对方腊道:“圣公啊,我们该收心了,现在还不是放心过大年的时候。现在我们只有睦州一地,立足未稳,不久后,也许就在元宵节前后,朝廷将会派大军前来征讨我们。趁着现在的短暂空闲,得抓紧练兵了。”

方腊立即醒悟过来,于是正月初七日,他就召集众头领开会商讨练兵事宜。众头领在帮源峒会齐后,他道:“众弟兄,我们乘着攻取四县的间隙,热热闹闹地过了个大年,但是,朝廷是不会让我们长期痛快下去的。况且,我们的长远打算是为老百姓打天下,今天我们才仅仅打下了一个州,大宋朝有几百个军州,我们还没有理由沉浸在胜利之中。圆觉大师提的很好,我们要抓住过年这几天空闲时间,把兵练得棒棒的,估计元宵节后就会有场大战、恶战。我们要准备应战。大师和司行方司将军、石宝石将军、陆行儿陆将军、刘瓒刘将军以及三弟六人,各领兵一万,进行练兵,既练单兵格斗,又练排兵布阵。高玉则安排各路哨探,打探朝廷动向。一有动静,速报到中军。”

说完,扭头问圆觉大师道:“大师还有何话说?”圆觉大师道:“我们占了睦州,又全歼蔡遵、颜坦的五千兵马。我想两浙路制置使陈建此时肯定已向朝廷禀报,下一场大战,可不比蔡遵颜坦那一仗。必须做好打大仗、打恶仗的准备。兵器、马匹、粮草、战船都要有准备充足。”圆觉大师讲完后,其他将领也都纷纷发表意见,这次会议,真正开成了诸葛亮会。

散会后,各路将军都按照方腊的分派,展开了练兵。各寨头领又整修寨栅,方腊又让他的大儿子方天定管理粮秣,带领汤逢士、王绩等清点钱粮,整备兵器、马匹,让汤逢士带人打造战船,帮源峒一派积极备战景象。

且说半月之后,忽然有一天,一个哨探小校回来报说,朝廷派了十万大军,正在集结,领兵大元帅是广德军都督郭师中。此人原来征过西夏,英勇无敌,绰号“病关索”,号称“东南第三将”。还有两员副将,一个姓王名寅,现任常州兵马都监,使一条钢枪,且有宝马一匹,叫做什么‘转山飞’,此人也十分了得。

另一人姓厉,名天闰,现任江宁府兵马都监,也使一杆点钢枪,坐下一匹银鬃马,也有万夫不当之勇。此三人乃是蔡太师和童枢密亲点的。方腊听完,让高玉派人继续打探。又招来厉天佑,问道:“这个厉天闰是不是你那个弟弟?”厉天佑道:“应该是,我们有十多年未谋面了,听说后来他到了江宁府当了什么兵马都监。不是他还能是谁?”

你道厉天佑和厉天闰亲弟兄两个,为何许久没有见面。原来两人是池州青阳人,自幼丧父,母亲怕养不活他俩,便让姑姑把弟弟带到黄州蕲春夫家养大。由于相隔千里,弟兄两个多年没有见面。

去年,厉天佑从青溪回老家青阳,听母亲说,他的弟弟有音信了,姑姑来信说是在江宁府当了一个什么军官。所以厉天佑说:“在江宁还会有几个厉天闰,况且都是军官。”

方腊道:“那就好,你弟弟现在估计还不知你在此处,你可同韩明一起到江宁走一遭,能说他来投更好,即便不来投奔我们,对阵时,让他心中也有个数,不至于痛下杀手,坏我们兄弟性命。”

厉天佑道:“那好,我就同韩明走一遭。”方腊道:“要去,就要作速前去,如果你弟弟一到军中,再去见他就不容易了。到了江宁,可先让韩明打探一下,弄清楚情况,才好见面。有什么事,韩明还可接应你。”厉天佑别了方腊,约了韩明,骑了两匹快马连夜启程。

却说厉天佑和韩明二人骑着马从帮源峒出发,马不停蹄,次日午时就到了江宁府。江宁,三国时,吴国都城,东晋也在这里建都,南朝的宋、齐、梁陈亦都于此,这里富庶繁华,景色旖旎,故有“六朝金粉”之誉。两人进得城来,先找了一家客店,把马喂上。

然后韩明让厉天佑在客店等候,他自己到街上打听一下厉天闰的住处。

韩明徒步来到街上,看到一个老者,上前问道:“老先生,敢问江宁兵马都监府在何处?”老者摇摇头道:“哎呀,对不住,这个老夫不知。”韩明又向前走,这回他碰到一个军士模样的人,赶快跟上一步,拉住那人的胳膊道:“兄台请问,可知兵马都监府在于何处?”

那人见他拉住自己胳膊,一甩甩开韩明的手,怒道:“好没道理,拉住胳膊干啥?”韩明赶快道歉:“哦哦!对不起,在下想打听兵马督监府。”

那人一听他打听都监府,很快阴转晴,或许刚才他没听清韩明的话,现在道:“我就是都监府校尉,敢问你要找谁,有何事?”

韩明道:“甚好。我是厉都监的朋友,从池州来,想见都监一面。”那人道:“请跟我来。”韩明怕露马脚,不敢踟蹰,只得跟随那校尉前去。他后悔没叫厉天佑直接来,自己去了,怎么答话?他只好一路走,一路寻思见了厉天闰怎样应酬。趁走路机会他又问道:“厉都监现在都监府么?”

那校尉道:“听说昨天收到枢密院文书,要他三日内到广德军汇合,跟随郭师中去睦州征剿方腊。你要明天来,或许就见不到他了。”韩明舒了一口气。

不一会儿,韩明随那个校尉来到位于秦淮河边的都监府。那校尉道:“你在门口稍候,我去里面知会厉都监一下,这是都监府的规矩,请见谅。”韩明道:“理应如此,你尽管去。”

少顷,那校尉过来说道:“厉都监书房有请。”韩明道:“有劳你了。”便跟着那校尉往里走。转过都监府大堂,来到厉天闰的书房,看见厉天闰迎了出来,韩明虽不认识,但他估计来迎接他的就是厉天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