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1)(1 / 1)

第十三回(1)

太湖四义尊石生小养由基毙钱宝话说太湖四义在大运河上劫了石生,一同回到太湖洞庭山,费保等欲推石生为山寨之主,坐第一把交椅,石生推辞不肯。Www.Pinwenba.Com 吧费保道:“如若兄长不肯时,请把我四人都绑去献于朱勔那贼,大家一同挨一刀罢了。”说完痛哭流涕。

石生无奈,只好答应下来。费保等人转悲为喜,又把山寨有关情况给石生作了介绍,目前太湖寨中已聚集八百余人,马一百余匹,大小船只一百余只,钱粮可以使用一年以上,平时还可在湖中打些鱼,以节约使用粮草。自此太湖寨中已聚集七筹好汉,他们依次是:坐地虎石生、赤须龙费保、卷毛虎倪云、太湖蛟卜青、瘦脸熊狄成、没脸皮冷恭、没睡醒张俭。

看官,你道费保等“太湖四义”为何劫船搭救石生,并反复说若无石生相救,他们则无生路,原来费保等四人都是太湖南浔半岛渔民,世居南浔半岛漕泾浜,本村有个火龙庙,庙前有一硕大的太湖石,不知哪朝哪代所立,据村里老年人讲,此石为漕泾浜老一代为镇庙所立,乃镇庙之宝。不料去年秋后为苏杭应奉局看中,随之被贴上“御选花石纲”的条子,要运往东京修建艮岳。

且因此石巨大,搬运不便,朱勔还要拆掉火龙庙,用拆庙木料做成滚木,要村里选出一百名村民负责把此石滚到苏州再装船,走运河发往东京。本来搬走镇庙之宝,村民们就怨声载道,现在又要动用这般民力搬运,且要拆庙,更是激起民愤,费保之父费功鼓动村民与官府对抗。

这天苏杭应奉局派人来催村里保正拆庙,费功带领数百村民围住他们,不让拆庙,那些人一看不对头,便瞅机会灰溜溜地走了。谁知第二天,朱勔指使苏州都监府派一团练使带了五百兵丁,将漕泾浜团团围住,并由昨日来人指认,把费功等十数个领头的抓走,还打伤了数十个村民。

那天黄昏,石生骑了一匹马,悄悄来到漕泾浜,找到费功的儿子费保说道:“我姓石,叫石生,在苏杭应奉局任职。今天带兵来漕泾浜的团练使回去说,村里百姓抵触情绪仍然很大,若不派重兵前来镇压,太湖石恐难启运。明天将有大量官兵前来督办花石纲一事,过去我曾来过你们村,与你父亲有一面之交,怕事情闹大,老百姓吃亏,故趁夜黑来给你们报个信,你们今夜好好合计一下,否则,不光你们可能闯下大祸,连你父亲和今天被抓走的十几个人的命恐也难保。请速与村里德高望重的人好好计议一下。我得马上走,迟了被别人发现,我可能也要被抓。”

费保见他还年轻,就称他“石哥”道:“石哥,那我父亲他们现在关在那里?”石生道:“关在苏州牢城营。”费保道:“多谢了,日后有机会定当报答。”

送走石生,费保立即找来他的三个要好朋友倪云、狄成、卜青商量,他道:“看来这块镇庙宝石是保不住了。”他把刚才石生来报信的情况说了一遍,然后说道:“现在朝廷置老百姓死活于不顾,又有朱勔这样的贪官恶吏,我们不会有好日子过。

不若我们就此揭竿,拉一支人马,深入太湖中的洞庭山,我们都是湖中生,湖中长,都有极好的水性,不能在此等死,更不愿为他们拆庙运石。”倪云等三人异口同声地赞同,但狄成却道:“好是好,只怕你父亲性命难保。”

费保道:“不妨,我们不声不响先把队伍拉起来,随后打听清楚后,偷袭苏州,把我父亲和十几个乡亲从狱中劫出来。”狄成道:“想来也只有如此。”随后他们分头行动到村里联系自己要好的人,到了后半夜已招到一百余人,并让他们都带上自制的刀枪器械和自家的船只,把能吃的都带上,有的还带了家眷,共凑了五六十条小船。他们看看时间不早,便架起这些小船,向湖心岛洞庭山而去。

洞庭山上依山面水也有一座小庙,他们便以此为依托,暂居与此,一时挤不下的先在小船上安歇。后来陆陆续续又建造了一些房屋,现在发展到八百余人,也基本上都能住得下。再后来,他们带领小喽啰又到运河上劫了几次官船,获得了几船粮食,都运来山上,无事时还下湖打鱼,几百人的军饷用度就这样解决了。

但是,有一样他们还是失算了。那就是官兵第二天到了漕泾浜,一看村里年轻人都不见了,只留下一些老弱病残,抓来一些老年人拷问,都说不知道,只知道一夜之间人都跑光了。官兵无奈,只好回去向朱勔作了报告,朱勔一怒之下,把费保父亲及抓来的十多个乡亲都杀害了。费保听到这个消息后,悲愤不已,说等到势力发展起来了,要兴兵去找朱勔报仇。但他觉得真的还势单力薄,凭他们几个粗鲁汉子,说不定弄不过朱勔那老贼,最好有一个老成持重、经验丰富的人来协助他们。

刚好就在前几天,他派去苏州打探消息的人回来说,恩人石生犯了事,被下入大牢。他知道石生在官衙里任职多年,为人机敏,精明能干,又熟悉官府内幕,若得他来,我们就有了主心骨。

现在他又犯了事,我们再这样一闹腾,虽然他对朝廷素含忠心,但他肯定无处安身,不得不来。他让探听消息的小喽啰用心打听石生的消息,及时回报。他本打算去劫狱,把石生劫到岛上来,后来听说石生被发配秀州,且走水路,他一听,正中下怀。

因为在河中劫船没人在意,完事后逃跑也方便,况且官船上或许还有一些钱财或值钱的东西,顺便劫来。当石生所乘的船一出苏州,他便把数十只小船撒在河面上,跟踪这艘官船。也是老天相助,到了傍晚时分,天又降下大雾,行动就更加方便,不容易被官府发现。后来就发生了前面夜劫官船救石生那一幕。

石生来到山上,一连吃了几天酒,然后石生颁布号令,分派人马。令赤须龙费保监管练兵,以及打造兵器船只;令卷毛虎倪云领二百小喽啰守东面岛岸,令太湖蛟卜青领二百小喽啰守西边岛岸,令瘦脸熊狄成领二百小喽啰守南边岛岸,令没脸皮冷恭领二百小喽啰守北边岛岸,平日里要安排好作息时间,把练武、练驾船、打渔等事宜妥善分派。四面防守,各司其职,并注意结合部的联系,不能让任何奸细混进来。

他们太湖聚义的事恐怕朱勔已经知道,小心他派兵前来收捕。没睡醒张俭则管理山寨钱粮,并负责与四寨联系,互通消息。凡来山寨家眷也要做些杂活,帮兵丁做饭、洗衣、晒被等。

费保一见石生有条有理的分派,便佩服得五体投地,觉得自己让出头把交椅是明智的选择。但他还是要和石生说自己的心思,那就是为自己父亲报仇的事。有一天,在练兵的间隙,他来到石生处,石生见他来到,赶忙迎上前去毕竟人家将兵权禅让给自己,问道:“兄弟此来,有何见教?”费保道:“兄长,不瞒你说,我的一块心病未除。”

石生道:“贤弟请讲。”费保道:“我带领乡亲们来到洞庭山后,我父亲被朱勔杀害,我本欲领兵前去报仇,只因我等愚钝,不会用兵,不敢贸然前去,今见兄长领兵有方,心下稍安,只是想说啥时条件成熟,与我父亲报仇。”石生道:“兄弟放心,只要时机成熟,咱们就找那老贼去。但我也有件事要和兄弟商量。我家眷还在苏州城,现在朱勔估计还以为是你们劫船,还不知道我也在此落草,时间长了,知道我已在此落草,恐会加害他们。我意欲”不等石生说完,费保就说道:“今夜我就和兄长去把嫂嫂和孩子们接来,夜长梦多。”

石生道:“那好,谢谢贤弟如此痛快。”是夜,石生同费保就把石生妻儿接到山上来了。至此石生放心在此落草为寇,暂且不题。

且说陆行儿和李玉龙在秀州左等右等,不见石生发配到来,又等了半月之上,仍然没有消息,后来听娄敏中从官府中得到消息,说石生半道上被人劫走,官船押运官也被杀死。陆行儿想,一个配军能有多少钱财,值得一劫,十有八成是二舅朋友怕他发配受苦,把他劫到别处去了。于是他俩也不在秀州逗留,径直返回衢州去。

陆行儿和李玉龙在回衢州的路上,经过杭州。陆行儿对李玉龙道:“杭州乃东南形胜之地,尤其西湖天下闻名,唐朝白居易和本朝先辈苏东坡都曾在此为官,并疏浚湖水,修造堤坝,使西湖造福百姓,现在的西湖十分美丽,游人如织,我们何不顺便一游。”李玉龙道:“正合我意。”于是两人策马来到涌金门内,找到一家客店住下。

次日一早,两人徒步向西湖走来。在湖边租了一条小船,上了船,两人撑着篙,向湖心划来。在湖心岛、保宁寺等处转了一圈后,又登南岸,来到水西关外,又游了净慈寺和雷峰塔。

玩了这一圈后,他俩肚子饿了,看到南山边上有一家酒店,便进去找了一个空位坐下,酒保见来了客人,忙走过来,一边擦着桌子,一边问道:“客官要点什么?”陆行儿道:“来五斤牛肉,两条蒸鱼,两角酒。”酒保高声喊道:“五斤牛肉两条蒸鱼两角酒。”

不一会儿,酒菜端上来,李玉龙道:“陆兄,你多吃点。”陆行儿道:“吃吧,吃饱了咱再多转几个地方。”两人不再客气,狼吞虎咽吃起来。吃完饭,陆行儿还是抢先去结账,李玉龙没再客气,因为两个人已是吃喝不论的朋友了。

俩人出了酒店,正商量着再去那里转转,忽然,李玉龙指了指不远处的一群人道:“陆兄,那里有一群人,不知在干啥,过去看看?”陆行儿也好奇,便道:“走,反正也没有啥事,看看去。”

他俩走近一看,是一男一女两个人在打场子卖艺,那男的一路拳脚打下来,周围的人都喝起彩来。

那人又让女的把一个小葫芦挂在五十步以外的一棵树上,并把它晃动起来。那男的拾起地上的一张弓,搭上一支箭,拉开弓,如满月,“嗖”的一声,那支箭穿透葫芦,而停在葫芦上,没有掉下来,周围的人又是一阵喝彩。

正在大家高兴地看卖艺的打拳、射箭之际,还未等卖艺的端起铜锣向众人讨赏钱,忽然从圈外挤进来几个人,为首的头戴儒生巾,身穿粉红缎子镶双白边长衫,足踏一双步云履,一手提着一串檀香珠子,另一只手握一把题有诗词的纸质折扇。那五六个跟随却似狐假虎威,凶神恶煞。进了圈子,那穿长衫的人用折起的扇子指着卖艺的男子道:“兀那汉汉子,你是哪啊路神仙,有什么本领,竟敢在此耍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