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兵临潼关(1 / 1)

张巡传 同其尘 1372 字 4天前

:兵临潼关

不日之后,睢阳大捷的消息,尹子奇兵败龟缩陈留的军情传遍整个河南,而在此时,北方重城:太原之围已解,史思明再次兵败,可以说南北战局都以稳固,大好的局势再次回到大唐手中。Www.Pinwenba.Com 吧

在武灵登基的肃宗李亨转移到彭原后,听闻了这一振奋人心的消息,他决定,立即移驾陕西,做进一步的指挥,便来到了凤翔,现今的宝鸡市东北侧,离西安有四百里,越来越接近大唐的政治中心,这也是他做梦都想回到的地方。

到了凤翔后,他听闻永王李璘死了,原率军反叛占据江淮小半年的李璘大军见燕国大败,士气大跌,也一路溃败,于二月二十日被江西采访使黄埔侁追上,黄埔侁倒也干脆,二话没说,直接把永王给斩了。

所以李亨是悲喜交加,喜的是江淮生命线再次得到疏通,那对日后收服长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悲的是李璘虽然叛变,但他是自己最爱的小弟弟,虽然一家人被黄埔侁留住了,遣送到成都,但不问上层,就地斩杀王爷,对于渴望重权的李亨来说,于公于私都不舒服,

便破然大怒:“黄埔侁既然俘我弟,为何不送来而擅自杀之。”所以平乱有功的黄埔侁吃了哑巴亏,一点好处没得到,反而被肃宗罢了官,不管怎样,江淮线疏通,大量的财粮送到凤翔,为年底收服两京做好了准备。

身担此重任的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进攻冯翊(今陕西大荔),一路上势如破竹,逼近仅一河之隔的河东,(今山西永济西南蒲州镇)他在去年就甚知此地的重要,东下可进东京(洛阳)西上可取长安,早就安排人进去准备内应唐军。

早已死去的安禄山也看出河东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便命大破潼关,擒获大唐名将哥舒翰的崔乾祐镇守河东,在他看来,保得河东,就可稳住两京局势,然后慢慢吞噬大唐残余,一统天下,指日可待,可悲的是被儿子杀死,也算是死不瞑目,不过他高瞻远瞩的战略目光的确非徒有虚名,成为悍将卓卓有余,但君临天下,他还是拍马不及,比起唐玄宗,他就是个山大王。

二月十一日夜,此时夜黑风高,阴冷的北风肆虐着这座即将易主的城池,城墙上守卫的将士冷的打颤,许多都受不了了所在城槽内,脸上冻的发紫,紧紧抱着薄薄的衣襟,外面的盔甲冷的摸不得。

这时,城东拐角处的黑暗中,潜伏着几个身影,他们奋力的往上爬,手中的绳索像是刀片一样刮着手心,刺辣辣的痛,领头的是河东司户韩昱,他便是郭子仪暗派的内应,说起内应也算不上,早年与郭子仪有一面之交,现闻唐军前来收服,两人一通书信,就此达成共识,内外夹击,智取河东。

而在河这边的郭子仪派上三百精兵,命自己的儿子郭俊带领与韩昱汇合,欲探入城中,夹击叛军,他们乘坐着五丈长的木船,共十艘,各能载三十人,刚好悄悄来到河东岸边,在提前说好的地点见面。

“将军,城内已经安排妥当,唐军进入后,占据城墙,城上守将疲惫力竭,不足为俱。”韩昱带着三人施礼道,不住擦擦冷汗,刚才要是被发现了,他的小命就完蛋了。

“好,即可带某前去,阿郎已经准备好攻势,某刚走,他就率军压进,里应外合,杀他个措手不及!”郭俊一身虎胆,心中激奋,立即遣韩昱带路,当来到城门下时,韩昱连敲三下城门,又停顿性的敲了三下,这是他与城内手下的暗号。

不多时,只听咔嚓一声,好在今夜风大,没有惊出声响,他早已从守将那套来钥匙,此时门闩打开,雄壮的大门缓缓打开,迎接刺骨的寒风袭了进去,让城内将士忍不住缩着身子,想更加暖和些,他们早就疲惫不堪。

之前郭子仪连日骚扰,却不强攻,弄得他们疲于应付,就连曾经攻占潼关的大将崔乾祐都吃不住,管他娘的,先睡一觉再说,郭子仪等的就是这一夜,他有内应,随时知道叛军情况,崔乾祐却不知道,他等会要卷铺盖走人。

郭俊二话不说,率三百精兵冲了进去,命两百人占据城墙,精锐的唐军悄悄来到叛军面前,一刀抹了脖子,竟然没有发出一点声响,或许是被冷风冻的麻木了,而他们却是连日休整,就等今夜一展雄风。

东、南面的城墙很快被唐军清理干净,并点燃火把挥舞了三下,郭子仪早就准备好,命大军登岸,就在这时,城内发生兵变,叛军守将看到了唐军,立即敲起了战斗的警钟,将所有在梦中沉迷不醒的人惊醒。

郭俊大骂一声,竟然带着百余人就冲进了城内,他可是出了名的不怕死,他要直逼帅府,斩杀崔乾祐,这是每个大唐人都想杀的人,宝灵之战,令唐军损失惨重,丢掉京都,此仇不报,枉为唐人!

郭子仪此时率军冲到了城门下,率军涌了进来,可谓是轻而易举,而叛军才刚刚睡醒,正要拿兵器战斗,就被唐军逼近,往西面逃去,在府邸内休息的崔乾祐听到外面动静,暗叫不好,穿上盔甲,带着亲卫军骑上马匹就跑。

他见燕军节节败退,生民门欢呼,也帮忙追打,大势已去,开了北门逃了出去,逃到安邑(山西省运城市东北安邑镇),安邑百姓是没能力阻拦军队的攻入,崔乾祐刚扎根在这,四座城墙还没布兵完毕,屁股还未暖热,就被郭子仪追到。

城内百姓齐齐反击,痛打落水狗,从城北开了城门,迎接唐军进来,崔乾祐看眼又成了困兽之斗,便再向白迳岭(山西省运城市西南)逃去,郭子仪一路穷追猛打,杀得他只剩两千人马不到,河东遂平,史称河东之战。

彻底将崔乾祐的锐气搓掉,他没有在追击,因为还有一个大的目标,之所以占据河东,就是为了向潼关进发,最终收服长安,而成功就在眼前,他便转向兵发潼关,而这个策略也是李亨兵发前强调的。

他与宰相李泌意见相异,之前说过,一个要直取范阳老巢,一劳永逸,一个却想建功立业,名留青史,李泌执拗不过,只能听肃宗李亨的安排,先命郭子仪攻打河东,若取胜,就回首攻打潼关,收服长安,若战败,再以李庭望为佯攻两京,牵制叛军守城,郭子仪暗后直袭范阳取之。

事实证明,肃宗李亨胜利了,却是有些耍赖,对于河东这座重要的战略地点,无论是先收服两京还是攻克范阳都要拿下,郭子仪早作准备,怎能不胜,由此,战局改变,将战事延续了长达八年之久。

崔乾祐也看出了他的目的,声东打西,便连夜逃至潼关据守。

在这座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城池面前,崔乾祐有绝对的信心守住,郭子仪又有什么信心收服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