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章:火烧潼关(1 / 1)

张巡传 同其尘 1682 字 4天前

:火烧潼关

河东大捷后,唐肃宗大喜,命郭子仪为司空,兼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广平王李淑,算是牵制郭子仪,对于大将兵变,安禄山的例子,唐肃宗是真的害怕了,也正因为这种疑心,他三用郭子仪,最终醒悟,不得不感叹:“子仪再造大唐啊!”

郭子仪接到命令后,以次子郭旰为兵马使,李韶光、大将王祚为先锋使,全军渡河,围攻潼关,大军气势高涨,崔乾祐看之,心中升起胆寒,想起了半年前哥舒翰的眼神,他在潼关兵力不多,或者说,河东之败打散了他的部下,此时不足三万人。Www.Pinwenba.Com 吧

但对于固若金汤的潼关来说足以了,他要面对的是未有一败郭子仪兵马,而且对方率五万大军,兵精强壮,他的部下士气大跌,因为郭子仪切断了潼关与洛阳的联系,他就算想坚守,也得粮草不是,可此时那里来,心有些灰凉。

萌生退意的他决定,先将战况报告给安庆绪,让他再行定夺,就在他刚将消息送出去的时候,郭旰就来到了城下,吆喝道:“丧家犬,给爷爷下来,不然破城之后,定将你狗皮撕下来,摆在大街上,挂羊头卖狗肉!哈哈哈。”

唐军气焰极其嚣张,不是他们自大,而是这就是郭子仪的本钱,虎父无犬子,郭旰更是骁勇,除了沉稳老道不如郭子仪,其他的,胜似一筹,姜还是老的辣啊。

崔乾祐懒的叫喝,他一路溃败至此,也毫无颜面,立即喝令大军坚守,只要守住五日,就可解潼关之围,因为他相信,安庆绪就算不救他,也不会让潼关丢了,这可是长安的咽喉,牵制住,就是压住大唐的根基,若丢失,那一切都得返到原点。

潼关位于关中平原东部,雄踞秦、晋、豫三省要冲之地,潼关的形势非常险要,南有秦岭。东南有禁谷,谷南又有12连城;北有渭、洛二川会黄河抱关而下,西近华岳。周围山连山,峰连峰,谷深崖绝,山高路狭,中通一条狭窄的羊肠小道,往来仅容一车一马。过去人们常以“细路险与猿猴争”、“人间路止潼关险”来比拟这里形势的隆要。杜甫游此后也有“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艰难奋长,万古用一夫”的诗句。

潼关之险,恒古第一,就连大破唐军的崔乾祐都不得不引军出城相战,现在郭旰一个三十出头的毛小子竟然要攻破潼关,这让守城将领有些匪夷所思,接下来毛小子郭旰的烈火更让他们吃尽苦头。

现如今三月初,春季已经渐渐来袭,可对于秦岭以北的地方来说,西北风依旧肆虐着,这几天虽然阳光明媚,照得人想睡觉,但风力一过,还是忍不住一个冷颤,今日风力适中,郭旰命全军撤退,随即招来一万大军沿山而绕,手中举着火把,他要火烧整个潼关山,将城内的将领活活烧死,就算烧不死,也能急死,就不信崔乾祐不出来。

潼关之所以险,主要靠的是四周紧促陡峭的山峦,而正因为有这样的地形,潼关这一座关隘也就狭小,平地毕竟不够啊,所以城池小,山峦叠起,关城就像是襁褓中的婴儿一样,看似重重保护,实则内部柔弱不堪,崔乾祐只看到郭旰突然退兵,并不知道他到底想干什么。

不可能是知难而退,但他想破脑袋都没想到,郭旰竟然借助大自然的力量来破他潼关,就像去年他借助地势用山石滚落剿灭唐军一样,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崔乾祐要是知道,能吓的落荒而逃,而此时,他逃不掉了。

郭旰令万余大军将潼关四周山峦围绕,就像是人组建的长城一般,阳光照得他们暖洋洋的,迷了迷眼,就等火光的消息,潼关不好攻,大军不能齐齐进入,辎重不能前行,但分散人数爬山还是可以的,他这招化整为零让人拍案叫绝。

昨天就开始准备,郭旰看了眼当头的太阳,阴柔一笑,等会就取代你的光辉,我的荣耀将照亮整个潼关,守护长安,我将名留青史,千古相传,他立即点燃火把,隔他十丈外有两人,随即点燃,十丈之外又燃了起来。

片刻间,山峦之上犹如一座缩小版的烽火台一样,山峦几侧,凡是容易点燃的地方都有人,此时的潼关大部分是茂密的原始森林,这里落叶厚重,一点就着,郭旰嘿嘿一笑,二话不说,低头燃着了面前堆积的树叶,瞬时,面前空气热浪滚滚,激荡着往山上涌去。

正好刮来的是东风,山峦像是被灼热的火线强行撕开自己的皮肉一样,从中断往上开始沸腾起来,山林里的鸟兽飞叫,它们的家园顷刻间毁灭,站在城头上的崔乾祐此时才见山峦那便空气波荡,有些黑烟直冒,他心中大骇,难道是着火了。

不好!是唐军使诈,他立即下城,却不是带着兵力逃亡,此时若走,就再也回不来了,郭旰会长驱直入,不会在潼关逗留,追杀他们,大火燃着对他而言有利无害,他还真想崔乾祐就此逃走,那潼关也不会有变数。

因为这座关隘太重要了,他必须速战速决,生怕叛军来援,无论是谁,都不会将潼关丢失,就算丢失,得到者也不会那么容易,他虽然狂傲,但不是鲁莽之人,至于火烧潼关,是逼的没办法了,不然怎么攻打,只有以长处克长处。

大火在一个时辰内烧伤了山顶,灼热的火光照的方圆五里内不能待人,唐军缩在山峦之下的沟壑当中,那里有山泉,整军休息,悠哉乐哉,郭旰也不派人前去探查军情,此时已经上不去,他相信,通关城内的人绝不好受,就算烧不死,也能憋死。

正如他想的一样,潼关内的兵力开始骚动,崔乾祐主掌大局,命大军将厚实的衣襟用水沾湿,绑在脸上,然后所在城内,城上不用站人,大火会烧几天几夜,他必须稳住军心,命大军积攒足够的水源,他只有半天时间,当黑夜来临时,正义的光耀将燃着这帮黑暗的勇士,他们只能暗叫憋屈,这算什么仗!

崔乾祐此时的指挥能力可见一斑,大军有条不紊的准备着,因为他下了命令,大军不得出城,违令者,杀无赦,要想在城内活命,就必须听从安排,那里的老百姓也帮忙提水,天空渐渐的开始更加的明亮,亮的血红,就像是血魔要吞噬这帮柔弱的生灵一样,他们颤危不已。

他们分不清是黑夜还是白天,大火烧到了山顶,火焰直冲云霄,似乎向天地质问,因何残害生灵,大火急转而下,许多枝叶在大火还未来前已经烤干,可以说,整个山峦全是干柴,遇上烈火,岂能不将热情进行到最后。

崔乾祐布置完毕后,他命人将高的阁楼拆掉,免得引火上身,四周有城池保护,大火是从地面烧不进来的,这点他无比清楚,天空滚滚的热浪压进,所有人心浮气躁,难受之极,脸上的湿巾开始越干越快,他们最后受不了了,直接将自己淋湿,一边受着寒冷侵袭,一边受着热火的炙烤,可谓是冰火两重天,别说是人,就是钢铁可也扛不住这一折腾。

这招阴狠之极,叛军将郭家十八代齐齐问候了遍,特别是郭子仪,可怜的大唐英雄此时连畜生都不如,郭旰这场火是很高明,却也极其冒失,若大火一直不熄,那他就闯大祸了,毕竟山都烧秃了,还要他干啥用,几年都生不出新的植物。

所以大火稳定之后,他命人连夜控制火势,只烧潼关两侧的山,而通关内无不哀声载道,许多老弱病残的人都奄奄一息,毕竟这环境太恶裂,就像是进入了非洲的大沙漠一样,水源越来越少,老百姓的水许多都被叛军抢去,崔乾祐身边摆着一个大缸,他相信,这缸水用完,大火就会熄灭,那时燕军赶来,他在内外夹击,一定可以将郭旰消灭在这山峦之内,以消心头之恨,就是不知老天给不给他这个机会。

正如他想的一样,安庆绪得知情况后,是心急如焚,他可知潼关的重要性,便立即调遣阿史那承庆所部五万精锐从陕川火速支援潼关,此时才刚刚发兵,而据潼关被围已经第三天了,大火烧了整整一天,还未有熄灭的势头,郭旰有些担忧起来。

他害怕无法控制大火,又怕腹背受敌,但大火熄灭之后,潼关必破,这点把握他还是有的,便命李韶光和王祚率两万大军前往永丰仓探查军情,说白点,就是阻隔叛军支援,待潼关拿下,他回收兵力,到时就是天王老子来,也奈他不何。

他却不知道,自己实在是有点太积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