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佑大唐
张巡回城之后,依旧没有放松训练,现如今守城半年,圣主不在,燕军大盛,雍丘看似缕缕胜利,实则是在走向真正的消亡,他深知生死之道,这些都在不断的转化,表面的现象他不点破,是为了给将士给予信心,暗中的汹涌也只有他能勘察到,可谓是未雨绸缪,这样的性格,在他以后的战斗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Www.Pinwenba.Com 吧
他明白,雍丘迟迟不下,必然会成为燕军心中的一颗钉子,而这颗钉子又扎在他们最重要的地方,安禄山将北方平定之后,目光全部看向南方,南阳那里经历几次血战,就像是卡在大道面前的盾牌,怎么都前进不得。
而雍丘微不足道,但却地理位置俱佳,最能刺痛燕军的心,张巡就是那针尖,众将和他凝成一股坚定的意念深深扎了进去,令狐潮受到的痛最多,此时他退到了二十里外,这次没有百分之百的把握他不敢再入雍丘半步,不然又给张巡可乘之机,他这兵权就拿不稳了。
双方就这样对持着,一个坚守不出,以退为进,一个不敢深入,养精蓄锐,时间飞快的流逝,就这样过了十几天,天下战火纷纷,这里却又出现了难得的清净,记得上次是长安兵败,唐朝名存实亡,这次沉淀,却是一个新的崛起。
想起老子所说的话:“孰能浊以止,静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水也。越是战乱,越是复杂,只要保持一个平静的心,以不变应万变,就可逢凶化吉,张巡如此,大唐亦是如此。
昔日高高在上,如今却像水一样的往下流,当低到一定程度,就可生成一切,唐玄宗年轻时如此,发动了玄武门兵变,如今他的儿子亦是如此,暗化了马嵬驿,变被动为主动。
天宝十五载(756)七月九日,李亨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大本营灵武。经过一番布置与筹划,七月十二日,李亨在灵武城的南门城楼举行了简单的登基仪式。
李亨望着城墙下数万大军齐齐下跪,大呼万岁,抬头仰望,丝丝白发随风飘扬,当看到万里无云的晴空时,忽然想起了四个字:无中生有,他一生坎坷,还未出生时,他的父亲被太宗封为太子,见妻子杨氏肚子里有了他,由于前车之鉴,李隆基想暗自用药打掉孩子。
思来想去,最终没有实施,他便得以生了出来,由于杨氏非正式,太子妃未有孩子,在等级森严的宫廷中,她不敢独享人母之乐,只得割痛将几个月大的他送往太子妃王氏,王氏对他百倍呵护,极为疼爱,“慈甚所生”。
取名:嗣升,后来多次改名,最后之名:李亨是在天宝三载(744)新取的,以后就再也没有被改动,便习惯称之为李享,他自幼身居安西大都护,安抚河东、关内、陇右诸蕃大使等要职,倍受玄宗宠爱,那时他才六岁。
玄宗特意为诸王子选派了师傅教其学业,李亨有幸以贺知章、潘肃、吕向、皇甫彬等名士为侍读,他的文化知识与素养提高很快,开元十三年(725)十一月,玄宗于泰山行封禅大典。归来后,他在安国寺东附苑城修建了一处巨大的宅院,号称“十王宅”,便把长大成年的王子分居而住,他也随了进去,那时他十五岁,这是他无忧无虑的童年和成长。
当太子被废,他被推上政治前台的那一刻起,李亨就被显而易见的政治威胁所包围。威胁首先来自宰相李林甫,在开元末年之后的李林甫以及后来的杨国忠等宰相成员成为对太子威胁最大的政治势力。
唐玄宗对他抑扬抑制,任凭他与两大奸臣争斗,好在李亨懂得隐忍,进退有度,每次都化险为夷,李林甫死后,唐玄宗衰老,手握重权的杨国忠对他更加肆无忌惮,他一直等待机会,直至安史之乱爆发,马嵬驿兵变,他联合陈玄礼‘以杨国忠与胡虏谋反’之由,除去劲敌,这才得以翻身过来。
可更加严重的情况需要他面临,好在多年的隐忍让他练就了沉稳不惊的性格,加上他的抑郁,已经微微白发,此生他经历三次变动的婚姻,昔日壮志酬踌的心早就满目苍凉,回想起自己的一生,李亨在赶往灵武的路上都未反想过来。
当他真正的被推上历史的最高舞台时,他的心情极其复杂,多年险象环生的太子生涯画上了句号,可早已物是人非,不住的惆怅,他双臂猛然张开,散出他沉隐多年的帝王之气,有些浑浊,有些阴柔,又有些悲凉。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庄严的声音响彻天地,李亨被这呼喊声从内心深处的幽地拉了出来,他长呼一口气,一吐怨气,眉头大展,沉着道:“众卿平身!”
“谢吾皇!”君民齐刷刷的站了起来,望着城头上意气奋发的中年帝王,沉稳有力,气势磅礴,都升起了心中的太阳,大唐依旧是一头翱翔九天的神龙,只不过如今被猛虎扑下了川谷,李亨就是那山川间盘踞身姿的苍龙,等待那再次一飞冲天的契机,任凭猛虎压身,依旧挡不住他崛起的势头!
此时此刻,他身心充满,铿锵道:“大唐依是大唐,叛军终有一灭,诸将神勇,生民坚韧,吾愿与之颂扬太平!”他没有多言,也没什么好说的,此时情况不容乐观,不如简洁号召,反而能给他们心中留下美好的憧憬,这样能事半功倍。
“吾皇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所有人再次跪了下去,李亨下令平身之后,便回到了营帐内,这只不过是个简单的仪式,只有拿下长安,才是真正的帝王,否则这里搞的再好,等安禄山打来,自己就是丧家之犬。
当他坐在龙椅上,望着诸将,有些一筹莫展,现在身居偏僻的灵武,这里虽然是平原,土地肥沃,可地方太小,兵力不足,而且距离长安太远,他有心无力,唐军士气大减,玄宗已经恍惚,国不可一日无君,他是被逼的没办法,未经圣主同意自立为帝,这已经犯了不孝。
如今登基,希望能用大唐的威信号召天下,一起讨伐叛军,他登基后,改国号为:至德,他也派人往巴蜀给唐玄宗传达登基之事,并奉他为太上皇,在巴蜀魂不守舍的唐玄宗听到消息后,更加的萎靡,日日酒肉歌谣,醉生梦死,可再也找不到往日的快活,因为,心死了。
而在洛阳享乐的安禄山听到消息后,大骂不已,立即命史思明围剿灵武,他也发兵西北,可夺下河北及山西大半地域的史思明似乎不再那么听话,迟迟未动,他在积攒实力,而唐军得到这一消息后,有了主心骨,在郭子仪及李光弼等将领的号召下,更多的起义军涌起,加入抗战当中。
而他们也准备再次收服河北,给安禄山最重的一次猛击,只要灭了史思明,安禄山就是一只翅膀的大鸟,迟早摔死,燕军看似如日中天,却不知日中则移,月满则亏之理,还在享乐当中,不屑一顾。
天下早早未定,李亨高举反叛的旗帜,利用权力,说服周边往日臣服于大唐的番国,借兵与郭子仪,命其拿下范阳老巢,并且从南方调集物资,加固长江一带的城池,切不可让叛军冲破最后防线。
这一番有力的号召及政局,让沉寂的唐军泛起了生机,一股股必胜的信念传遍全国,都说西北灵武是仙灵之地,那里定佑大唐转危为安,李亨被说成了仙使,拯救人间,一时众说纷纭,心中无不向往大唐往日的繁荣和强盛,一切都可以再回来,一切都会过眼云烟般消散,只需要坚持到底,一切都可恢复如初,这是每个将士的信念。
他们也为此不断的努力着,甚至牺牲自己的生命,人心所向,天佑大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