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美马计(1 / 1)

张巡传 同其尘 1444 字 4天前

:美马计

史民带伤与张巡回合后,收拢丢弃的兵革及两架床弩赶了回去,这一场虽然大胜,但对雍丘这座小城来说,却是损失惨重,城池破败,兵将减少四分之一,张巡不得不重招士兵下令严格训练,因为他知道,令狐潮不出半月会再攻而来。Www.Pinwenba.Com 吧

话分两头,安史之乱爆发后,天宝十五年年初(756年)唐玄宗为阻隔安禄山从山西打入陕西的意图,命郭子仪为灵武郡都督府长史、朔方节度副大使(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奉诏讨伐。

郭子仪自知身在西北,无力顾及河北一线战场,便请令与昔日同战为将的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讨伐叛贼,说起两人,还有一段渊源。

郭子仪与李光弼原为安思顺麾下将领,两人关系不融洽,坐在一起都不交谈,暗自彼此相抗,都有种‘既生瑜何生亮之感’,安思顺看在眼中,无计可施,好在两人自知度数,便也无生事端。

安史之乱后,唐玄宗命郭子仪为大将,他是出身官吏之家,父亲为中大夫、寿州刺史郭敬之。郭子仪虽以武举出身勇武不凡,但其在早年时却并未受重用,一直韬光养晦,直至遇到李光弼,两人相斗,这才显现出来。

唐玄宗见寿州刺史郭敬之兵马五千余,让其招兵买马,从山西阻隔叛军进入陕北,郭敬之深知其子郭子仪马革报复,便以身欠为由,让其子带父出征,郭子仪由此大升将领,比李光弼高上几筹。

李光弼见此,心中大骇,怎会想昔日平起平坐的对手连升三阶,心中很是不平,可想起往日之举,怕是不得下场,便火急火燎的跑到郭府,见着郭子仪当场跪了下来,痛哭流涕。

“某甘愿一死,求放某妻儿!”李光弼连个三个响头,郭子仪明白其中缘由,他岂是拘谨小节之人,往日两人针锋相对,正应了那句,对手即是真友,不断拓展自己,不然一生学识岂不浪费,两人因此也受益匪浅,表面看眼不过,实则惺惺相惜。

郭子仪连忙扶起身子,道:“如今国家动乱,圣人难安,岂是二人私谋之时,望李某不计前嫌,与朴共抗叛贼。”李光弼感动的鼻涕横流,两人从死对头变成了莫逆之交,再无猜忌。

之后,郭子仪上奏朝廷,推荐李光弼为河东节度副使率精兵一万进攻河北,阻隔叛军,郭子仪则从陕北一路打入山西,横扫整个山西,平定叛乱,即将与李光弼回合,五月初,李光弼在河阳以南的野水渡与史思明对峙。

便驻扎于此,两人交战多次,都未有寸进,李光弼深知河北乃思明巢穴,纵身深入,又无后援,必有大危,而他不善野战,便与郭子仪商谈,待兵力合并之后,再图进取,而郭子仪正火速赶往这里,一场大战即将爆发。

史思明主要任务是收服河北,稳固范阳老巢,给安禄山做后盾,此来两月之内,便重新收服河北诸县,曾经的颜杲卿之死便有他的一份功劳,被蔡希德抢去,他也懒得计较,让其回朝领功,看似深明大义,实则胸中有谋。

叛乱之后,安禄山为防范阳遭受进攻,分八万大军与史思明,对他信任有加,之后河北诸县被颜氏大军回收,他再次率军征战压制,可谓是夺得河北,不是给予,功高盖主,不想唾手可得的美果送与他人,暗自与将领相商,想自立为帝。

所以他才对李光弼不加以讨伐,待羽翼丰满,让安禄山打头阵,攻入长安后,他再从中狠插一刀,天下便是他史家的,如意算盘不可谓打的不好,便养精蓄锐,悠哉乐哉。

为了消遣时间,史思明将最爱的千余良驹放入河内每日搓洗,此时风和日丽,一片生机盎然,即将进入夏季,河边草木茂盛,马匹自行饮食,将士服侍,可谓是爱马比之爱将更甚。

李光弼扎营在此,两人心中都有计划,发兵不出,形成了短暂的和平时期,将士每日训练,从不懈怠,李光弼军令之严,就连郭子仪都不得佩服。

今日阳光明媚,李光弼吃完早饭之后,又听闻外面马嘶长叫,踏水声不断,听的他心里发毛。

便独自走到高架台上,见河对岸三里之内,全是脱了缰的矫健良驹,各各棕色纯正,鬃毛飞扬,几匹战马奔腾与河岸之间,腿蹄轻捷,三足腾空,带起马嘶长鸣,健踏的马蹄声就像是不停在捶打李光弼的心胸,让他一阵心慌,真想全部牵了过来。

怎奈他兵马不足,不予史思明可比,强攻不行,又咽不下去这口气,史思明在河边刷洗自己的战马,一时得意非凡,时不时吹着口哨,与战马共鸣,看的李光弼心中火焖,再看下去恐怕被气死。

便身姿一转,大步跨了回去,刚下台阶,灵机一动,停住脚步,大叫道:“命全军将母马牵制校场,马驹关入栏内不出,片刻中后集结。”

将领不明所以,看着样子不似打仗,为何要牵制母马,此时正是母马产驹之时,不宜征战,但见李光弼一脸严肃,快速执行军令,半个时辰后,校场集结五百匹母马,看的李光弼眉头一皱,难怪大军征战不得,母马太多,不禁郁闷。

各将士牵着母马站在一起,等候调前,李光弼沉沉片刻,指着寨外河岸道:“打开大门,率母马出去饮食。”

将士发愣,许多母马产仔不久,不宜沾水,难道要学叛军显摆军马,可自己家底几斤几两大将岂会不知,但也不敢怠慢,军令如山,片刻之后,寨外迁出五百余母马,各各消瘦,沉闷不发,似是被将士压制。

史思明见此,哈哈大笑,道:“李某也洗刷骏马,殊不知母马与娘子同异,不懂赡养之道?”

众叛军见此捧腹大笑,李光弼脸色阴沉,心中发狠,等会让你们哭都来不及,随即命弓箭手占据高低,准备射击,史思明疑惑不解,弓箭射不过河岸,他岂会不知,可这又是作甚。

待准备完毕,李光弼命将士松开母马嘴套,母马思子心切,扬身齐叫,将士差点牵扯不住,但李光弼未下令之前,都不敢松手,生怕损失一匹,那可吃苦不尽。

一时,河岸以西马嘶长鸣,母马骚动,河岸以东健壮的骏马各各停下饮食,抬头仰望,开始喘息踏蹄,史思明见状,暗叫不好,立即下令套上缰绳,怎奈骏马灵识,一匹被叫声吸引而过,剩余千匹骏马蜂拥而去。

许多将士来不及抓住,马身光滑,牵制不得,一把拉住马尾,被踢进河内,半天缓不过来,有些甚至踢错地方,溺死河中,李光弼哈哈大笑,下令将士松绳,母马思子,连嘶带跑的进入大营,冲入马坊,叛军千余良驹紧跟其后,照单全收。

史思明脸色铁青,站在河边傻楞了半天,没缓过来,就连他的爱马都跟随而去,千匹良驹顷刻间损失,他气的不能言语,被对岸将领大笑声惊醒,差点一口血喷了出来,站稳不住。

叛军反应过来之时,早不见骏马身影,只闻寨内马嘶长叫,骚乱不断,心中颤凉,又见城上弓手准备,怎能追回,史思明怎么都不会想到,一场悠哉,变成了哀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