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声东击西(1 / 1)

草原某处。

头曼正带着一支上万人的骑兵缓慢的游荡着。

在他脑海里,一幅草原南部的大致地图中,自己正带着勇士们准备包抄一支秦军的边缘部队。

中原人大军压境,他选择了讲智慧的硬刚——不过他更喜欢称呼为‘狼群战法’。

“首领,左大将率领的那五万人,可能不是秦军的对手。”

身旁,一个出发前被头曼任命为右大将的族人开口道:“秦军各部之间间隔不算太远,恐怕他们还没发起进攻,秦军其他各部就会知道左大将准备攻打哪一支秦军,这……”

出发前,头曼已经正式确认了首领地位。

即便还有些匈奴部族不认可,但对于头曼已经统治的过半数匈奴部族来说,他这个首领之名实至名归。

能复仇月氏、能灭杀上万东胡骑兵,让东胡不敢再随意对他们进行杀戮,如此战果,对匈奴民族来说就是英雄!

而确认了首领地位后,中原军队进入草原的消息也恰好传来。

于是头曼直接带着大约十二万部族勇士南下,其中一部分五万人由左大将率领,直接找上秦军吸引注意力,他带着其他人在外围寻找秦军其他部队,伺机攻击。

这计谋在中原人眼中很简单,但在匈奴里,头曼已经属于‘明主’了。

面对右大将的话,头曼没否认。

但左大将本身也不是去和秦军决战的。

“赢不赢是第二重要的,最主要的是能杀掉他们多少人!”

“我们那五万人,不需要和秦军死磕,只需要做出一副找他们决战的样子吸引他们的注意力。”

“这里,才是战场!”

“不要在乎是否丢脸,只有将秦军士卒真正杀掉一些,才叫胜利!”

头曼看着前方一望无际的草原。

若是以往,这个时候他们部族里的一些部落应该已经在为一些草场而打起来了,而旁边的东胡和月氏也会时不时来打秋风。

如今,一切都变了。

外部环境变得艰难,但部族内却没有了争端,大有统一之象。

如果中原人能给他时间的话……

“首领,那为何要找秦军?”右大将有些心悸,那秦军可是连赵国都打不赢的恐怖军队啊!

“你有信心打赢赵国骑兵吗?”头曼问了句。

右大将:“……”

他没说什么,又好像说了些什么……

“那燕国呢?”右大将跳过了刚才的话题:“燕军骑兵似乎只有六万多,人数是最少的,听说其中只有三万多人是燕军的真正骑兵,其余的都是新近才招募起来的。”

“可他们常年和东胡交战,骑兵战力超过我们。”

头曼冷静的分析道:“只有秦国,他们骑兵大部分都是新近招募,而且以前从未和我们在草原上交战过,明面上又是最强的中原国家。”

“不仅胜利的把握最大,还更能提升勇士们的信心!”

虽然带起了十几万勇士、麾下几乎统合了匈奴过半部落,可头曼知道这依旧是一盘散沙。

现在自己部族毕竟还处于被敌人围困的境地,如果不用一场胜利来鼓舞他们的士气,那么不仅好不容易聚起来的人心会散,原本被震慑住了的东胡也会立刻扑上来。

秦国那十万人大部分都只是新近训练的,能有多少战斗力?

秦国还是中原最强大的国家,这不是一个绝佳的目标吗?

赵国没打赢的人,我们打赢了,那这场秦国发起的对自己的围剿,还有何可虑?

头曼给右大将解释的过程中,远处出现了几个身影。

当斥候来到两人面前时,右大将已经完全理解了头曼的心思。

“首领!前方有秦军的痕迹,人数应该在五千上下。”

五千上下?

能打!

“首领,传信让其他人立刻过来吗?”右大将跃跃欲试。

“不!”

头曼眼神里闪烁着危险的光:“你带人留守,我带三千人去进攻,等我进攻失败后,你带人冲出把我救走,我们就往北撤。”

“首领是要引诱这支秦军?打埋伏?”右大将惊讶道。

“当然!”头曼趁机说道:“我胡人勇士各个精贵无比,我可不希望单独拼杀让他们多死几个人,我们要以最大的优势进攻,降低我们勇士的伤亡!”

在周围人一阵敬佩的时候,头曼心里却另有打算。

他以前从未和秦军正面作战过,对自己的‘狼群战法’他也没底,正好趁着这一支秦军试试战斗力。

就算有差错,好歹也有时间更改。

但他相信不会有什么差错!

秦人那一帮短暂招募起来人能懂什么骑术?我胡人才是草原上的王!

……

钱林又升官了。

自从军营里流传出打完这一仗后就不行征召只培养职业骑兵的风声后,他就更加卖力的训练起来,更是向自己的上级表达了以后要留下的请求。

于是在出发前的一次军营内比武中,他成功的胜过了原本的什长,自己单独出来成为什长另带了一个队伍。

在他看来,不管国师要干什么,可既然把徭役取消成为工人后有好处,那军队里的改动也会有好处的。

他无条件的相信大王和国师。

看着前方的草原,被派出来当斥候的钱林和身后的人不断地环顾四周,只希望能找到敌人。

战斗补贴可高嘞!而且杀死一个敌人中的官还有更高的奖励!

以前打了胜仗有爵位和土地就算了,现在那银钱补贴在科学院商品大受欢迎的情况下,简直是在他们的心里挠痒痒。

“什长!”

身旁突然传来一声叫喊,钱林转头看去,远处出现了一大片烟尘。

“你立刻回报!”

钱林指着一个手下,随后立刻带人后撤。

斥候小队的回报并不是全队回报的,而是会一直跟在敌人周围,敌人一旦有变动了就再派人回报。

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作战过程当中,斥候的伤亡率极高的原因之一。

但在钱林眼中,这是莫大的机遇!

“这哪是敌人?这是我家的灯具、农具,我夫人的蜡烛、口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