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细节决定成败(1 / 1)

第七节 细节决定成败

【例1】

这是一则广为流传的故事:

1485年,英国国王查理三世准备和兰凯斯特家族的亨利决一死战,以此决定由谁来统治英国。战斗打响之前,查理派马夫装备自己最喜欢的战马。马夫发现马掌没有了,于是,他对铁匠说:“快点给它钉掌,国王希望骑着它打头阵。”

“你得等一等,”铁匠回答,“前几天,因给所有的战马钉掌,铁片已经用完了。”

“我等不及了。”马夫不耐烦地叫道。

铁匠埋头干活,于是从一根铁条上弄下可做四个马掌的材料,把它们砸平、整形,固定在马蹄上,然后开始钉钉子。然而钉了三个马掌后,他发现没有钉子来钉第四个马掌了。

“我缺几个钉子,”他说,“需要点儿时间来砸两个。”

“我告诉过你我等不及了。”马夫急切地说。

“没有足够的钉子,我也能把马掌钉上,但是不能像其他几个那么牢固。”

“能不能挂住?”马夫问。

“应该能,”铁匠回答,“但我没有把握。”

“好吧,就这样,”马夫叫道,“快点,要不然国王会怪罪我的。”

于是,铁匠便凑合着把马掌挂上了。

很快,两军交战了。查理国王冲锋陷阵,鞭策士兵迎战敌军。突然,一只马掌掉了,战马跌倒在地,查理也被掀翻在地上。受惊的马跳起来逃走了,国王的士兵也纷纷转身撤退,亨利的军队包围了上来。

查理在空中挥舞宝剑,大喊道:“马!一匹马,我的国家倾覆就因为这一匹马啊。”

于是,从那时起人们就传唱这样一首歌谣:“少了一个铁钉,丢了一只马掌。少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少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失了一个国家。”

生活中没有小事

“在战争中,大事件都是小事情造成的后果。”这是古罗马恺撒大帝一句非常著名的格言。同样的道理是,工作中很多的大问题,也都是由小问题引起的。轻视小事、做事浮躁等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屡见不鲜,这也恰恰反应了人性的弱点。

几年前,东芝一家企业的商务代表H在与法国公司进行一次业务谈判时,发现谈判代表是自己在国外考察时的朋友。谈判进展得非常顺利,法方代表表示看完样品就签约。结果意外就出在样品上,H安排业务员派送样品,但是业务员把样品随便放在随身的包里,交付进,怎么也找不出放在包里的样品,情急之下,该业务员将包里的东西都倒在桌子上,最后在口红、纸巾、钥匙、食品等一堆杂物中找到了样品。没想到,看似胜券在握的百万合同就这样宣告流产。事后,H向自己的那位朋友,即法方代表询问缘由,朋友说:“细微之处虽不起眼,但反映了员工的工作态度是否严谨。如果将业务交给这样的公司,我怎么都不会放心。所以,我们与其他公司签订了合同。”员工在细节方面的小小失误,酿成前期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的结局,实在是得不偿失。

美孚石油公司创始人约翰·洛克菲勒听到大家夸一个年轻人前途无量时,他总要问:“他努力工作了吗?他认真对待工作中的小事了吗?他从工作细节中学到东西了没有?”即使有再高的学历,再硬的学校牌子,如果不认真对待工作,不将敏捷的判断力、准确的逻辑推理能力、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工作中的具体细节联系起来,最终也会一事无成。

【例2】

有两个刚刚大学毕业的学生,经过层层笔试和面试,终于进了一家美资公司在南方的工厂,进去后,第二天中午在工厂进餐时,这两个大学生觉得工作餐不合口味,两人商量到外面去拉面。于是就端起饭盒朝垃圾桶走去,这时一个中午人拦住这两个大学生,问他们为何不吃完午餐就倒掉,两个大学生说不好吃想到外面去吃,中年人说,那也得把今天的吃完,不能白白浪费掉。两个大学生中的之一急着要到外面吃饭,就对中年人说,午餐费我们是出钱了,要倒就倒,你也管不着头。说着就把没有吃几口的饭全倒进垃圾桶了。

下午两个大学刚到工作岗位上,就被人事部叫去,以浪费公司资源为由辞退他们,两个大学生不服,也不想离开外企,想对自己这一浪费行为认错,但是人事部还是要解聘他们。两个大学生找到劳动仲裁,需要赔偿,但企业以他们违反本公司的反对浪费的制度,同时他们还在适用考查期,不给赔偿。最后两个大学生只好懊悔地离开了好不容易进去的外企。

小事不小

表面上看,两个大学生只是倒掉了一份午餐,但是却失掉了好不容易争取到的外企工作的机会,但仔细想来,让两个大学生失掉工作机会的不是他们倒掉了一份午餐,而是他们不能遵守企业的制度。或者没把企业的制度放在眼里,至少在进企业时,他们应该在进企业后就应该了解企业的制度,并恪守自己去遵守,但他们却没有做到,我们工作和生活中,没有任何小事,任何小事都反映了一定的大问题,小事从来都不小。

生活中很多时候,往往是一些看起来毫不起眼、多数人都不会放在心上的小疏忽,却由于工作中的微小细节铸成了大错。

一个小小的烟蒂,可以使整幢房屋化为灰烬;一道关闭的门会让几百个孩子葬身火海,一个小小的失灵刹车可以让一大客车车毁人亡;一个生产线上的工人,因为一点点的误差,使大一批产品统统报废;一个小小的营业员,只因为说错了一句话,导致一笔大订单与之擦肩而过……我们在关注大事时,常常忘记了小事可能引起的危害。

任何一个想要成大事的人都应该关注小事,因为小事总会在关键时候起到关键的作用,小事不小。

【例3】

我们会经常听到这样一则经商的故事。

从前有两个商人,结伴去南方旅行,由于天气十分热,阳光很强烈,不一会儿,两个人都觉得非常渴,于是便去买水喝。买完水后,一位好心的小贩向他们推荐了一种可以解渴避暑的水果——橄榄。

甲商人非常精明,为了防止被骗,就要求小贩先拿出这种水果让他尝尝。

小贩同意了,但给甲商人品尝的不是天然的橄榄,而是加工过的橄榄。小贩解释说,加工后的橄榄,容易保存,不易腐烂,放在嘴里,越嚼越香。

甲商人尝了一口,觉得太苦涩了,立马就把它吐了,还说小贩骗人。为证实小贩是否是骗子,乙商人也要求尝一下这种水果。刚咬一口时,确实苦涩,但细细咀嚼,却是一阵奇香,而且刚才的口渴也消除了。于是,乙商人立即买了一大包橄榄。

对于乙商人的举动,甲商人十分得不解:“你发疯了啊?你要买这个回去?”

乙商人神秘一笑,并不作答。

旅行结束后,各自回到家里,好长一段时间没有联系。

有一天,甲商人看见自己的儿子手里竟然拿着一包橄榄,正嚼得津津有味。甲商人马上把橄榄夺了过来,正想把它扔掉时,却突然看见这包橄榄的生产商标就是乙商人注册的商标。甲商人大为惊奇,赶紧打电话问乙商人:“你在生产橄榄吗?”乙商人如实奉告:“是呀!这已经为我赚了很多钱了。真没有想到,有那么多人喜欢在夏天嚼这种橄榄。”

听完乙商人的话,甲商人后悔不迭,最后细细地尝了一颗橄榄,方才发觉这种水果真的是越嚼越香。

成功前的那截距离

在市场竞争越来越来细化,越来越专业化的今天,没有自己独到的眼光,想做也成功的生意,肯定很难,同是两个的人,都尝到橄榄的味道,都有做成橄榄生意的机会,两个人中的之一却偏离了成功,离开了成功前的那一小截距离。而你是否就是那个离开成功前的那那一小截距离的人?不妨先问自己几个问题:

·你是否正走在一条正确的道路上?

·为了提高自己的见识,你是否对一件事情会正面和反面的去想。

·你是否像画家仔细研究画布一样,仔细地研究自己工作的每个细节?

·你是否会专注一项事情,你会认真阅读有关的专业书籍吗?

·你是否对你的每一份工作都尽心尽力了呢?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无法做出肯定的回答,那么成功对于你来说并不是没有给过你机会,也不是你没有具备做成事情的能力,只是你只以你自己主观的想法,偏离成功前的那截道路。而自己的想法的受限也源于你自己工作和生活细节的忽视。

在工作中,每个人必须不停地加强和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依靠艰苦的训练和努力以强化自己的专业地位,直到比你的同行知道得更多。同是,我们以放飞自己的思想,让思想在更广阔的空间,更深邃的领域进行思维,一个小橄榄,它除了苦以外还有什么?一个掉下来的苹果除了可以吃外,还能说明什么,一滴浓度不够的胶水除了报费还会做什么用?你比别人想的更多,才能减少成功前的那一上截距离,也才能把你与别人区别开来,从而使自己变得不可取代。

在现代社会,我们对工作最需要做到的就是“精通”二字。掌握自己职业领域的所有问题,使自己比别人更专业,在工作上更精通,你就有可能比其他人获得更多的升职和加薪的机会。浅尝辄止和不求甚解,只会让我们在“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时,功败垂成,抱憾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