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保持清醒的头脑
【例1】
有这样一个故事,一场多边国际贸易洽谈会正在一艘游船上进行,突然发生了意外事故,游船进水开始下沉。
船长命令大副紧急安排各国谈判代表穿上救生衣离船,可是大副的劝说均遭代表们的拒绝。船长只得亲自出马。他很快就让各国的商人都弃船而去,大副惊诧不已。便问道:“船长,在这样突发的紧急情况下,您是怎样劝说他们的呢?”
船长解释说:“劝说其实很简单。我先告诉英国人,跳水是有益健康的运动;告诉意大利人,不那样做是被禁止的;告诉德国人,那是命令;告诉法国人,那样做很时髦;告诉俄罗斯人,那是革命;告诉美国人,我已经给他上了保险;告诉其他人,你看大家都跳水了。”
从船长逐个劝说不同的人,可以看出,船长在突发事故面前非常冷静,并且保持头脑清醒,思维灵活,针对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方法去劝说,最终解决了事情。
其实面对生活和工作上的一些无形的枷锁。我们不能失去信心,要坚持用一个清醒的头脑思索问题,并作出人生抉择的能力。
保持清醒才有正确判断力
当一个人在别人失掉镇静的时候依旧保持镇定,他便能够在旁人束手无策或者做一些愚蠢可笑的事情时,头脑中依旧保持一个正确的判断。人的一生会面对无数措手不及的状况,比如站在十字路口选择继续走下去的路;比如突来的生活打击或幸福冲击……在任何环境、任何情形之下,都要尽量保持清楚的头脑,不要大喜大悲。一般情况下,容易头脑模糊的人,面临突发事件,或一承受重大的压力,就要张惶失措。这样的人是一个弱者,是不足委以重任的。
在各行各业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情况,某个人在各方面的能力或许不及其他同事,但反而会突然升至某个重要的位置。这是为什么呢?任何一个老板都不愚钝,或许他们并不在意这类职员的“才华”,却十分注重他们清醒的头脑,健全、理智、正确的判断力。如果你稍作观察和分析,便能得出这样的结论:老板最需要的是那种头脑清晰、实事求是,不是空想,而是能真正做事的人。
正是出于这一点,他们很可能忽略那些大学毕业生、学者与天才。他知道,他的业务之安全、机构之柱石,就在于那些有正确的判断力、有健全的理智的职员。
那么,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怎样做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健康是一切的载体
微笑,但非发自内心;忙碌,却总觉得心里空落落的……这种情绪障碍让许多“白领一族”身心疲惫,越来越多的“亚快乐”人群不堪折磨,纷纷去往医院的心理门诊进行咨询和治疗。医学专家就此指出:职场新生代心理的“亚快乐”,身体的“亚健康”现象严重。
对于“亚健康”这种综合病症,现在还没有明确的医学指标来诊断,所以一直被人们忽视。一般来说,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大脑极容易陷入混沌状态,容易引起注意力不集中、精神涣散等。此外,“亚健康”一般没有明显的病症,但是如果你长时间处于以下的一种或几种状态中:失眠、乏力、无食欲、易疲劳、心悸,抵抗力差、易激怒、经常性感冒或口腔溃疡、便秘等等。请注意!“亚健康”已向你发出警报了。特别是那些处在高压工作环境、学习状态的人应当特别注意这些症状。
调查发现,处于“亚健康”状态的患者年龄多在18岁至45岁这个区间。其中,城市白领、尤其是女性占多数。这个年龄段的人因为面临高考升学、商务应酬、企业经营、人际交往、职位竞争等社会活动,长期处于紧张的环境压力中,如果不能科学地自我调适和自我保护,就容易进入亚健康状态。
实际上,身体健康亮起红灯的主要原因是“均衡”问题。生活与工作不均衡,身体与精神不均衡,都会导致人们长期地处于亚健康状态。
多数人办公的空间都很有限,在其间持续进行脑力劳动,特别是长时间面对电脑屏幕,不仅容易产生视觉疲劳、导致视觉紧张,还会带来较大的心理压力。一些心理学家的研究报告称,不断收到电子邮件和电话也会使人感到疲惫不堪,降低工作效率。此外,办公室里一般荧光灯明亮,长时间呆在太亮的灯光下,会扰乱人体的生物钟,造成心理节律失调,精神不振。固定的坐姿还会引起腰肌劳损、骨质增生、颈椎病等。
这种情况下,最好多做一些体能锻炼,运动能够舒缓人们紧绷的神经,还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然而,不少人都办过健身卡,但却很少光顾健身房。当有人问起的时候,他们总是抱怨说:“太累了,好不容易轻松下来,只想多睡一会儿!哪儿有力气去健身房呀。”
保持均衡生活的态度
均衡生活的标准有三个:
※充足的睡眠;
※均衡的营养;
※良好的心态。
一位工作繁忙的革命家曾经说过:“会休息的人才会工作。”睡眠是一种无意识的愉快状态。
什么样的睡眠才是最好?就算睡的时间短,而第二天起床能够很有精神,就表示有好的睡眠“品质”,但是如果在睡了很久之后仍然觉得很累,就表示睡眠质量很差。要想提高睡眠质量,就必须注意睡眠时间;能取得较好的睡眠质量的入睡时间是晚上9点到11点,中午12点到1点半,凌晨2点到3点半,这时人体精力下降,反应迟缓,思维减慢,情绪低下,利于人体转入慢波睡眠,以进入甜美的梦乡。
当然,许多职场新人会选择另外一种方式来放松自己,“时尚生活方式”就是其中之一,即夜生活。对于年轻人来说,这种方式不仅能缓解工作压力,还能扩大交往圈子。但无节制地“放松”,时常打牌、唱歌、泡吧到深夜,会使整个身心都处于疲惫的状态,身体一直得不到很好的休息,就会直接导致免疫力的下降,从而很容易患上各种疾患。
人体的生理结构需要一定的运动量来维持平衡,运动减少会引发多种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直肠癌等。实际上,人们每天进行很简单的日常运动就可以了,比如每天早晨步行30分钟左右,最好能适当地出汗。虽然只是很简单的运动,却很容易使人心情舒畅,用清醒的头脑面对一天的工作。
除此之外,人们在工作的时候会消耗大量的脑力,身体需要充足的养分供给。所以,日常生活中必须保持均衡的膳食。均衡的膳食应该是包括谷物、蔬菜、水果等,而过多摄入以淀粉、肉、油炸为主,没有足够蔬菜量的饮食并不是平衡膳食。
人的一天摄入过多热量则只能通过运动来消耗。因为这不只是形体问题,还涉及到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如心脑血管问题。如果一天摄入正常1200至1500千卡的热量,除了自然消耗的热量外,还需要中速跑30分钟至一个小时,或打一场45分钟左右的羽毛球。运动能够让人缓解压力,有助于调试心情,保持健康愉快的心理环境。
对于“均衡生活”可谓见人见智,希望更多的人都能参与到“均衡生活”这个新主题当中,多多实践、多多聆听,制定一套属于地道的计划和方法。
保持精神平衡,提高判断能力
在任何情况、任何环境中,有一件事是每个人都可以做到的,那就是脚踏实地。金钱的损失、事业的失败、忧苦与艰难,都不足以破坏这类人精神的平衡,因为他不会因环境情形之变更而有所改变,他是有主见的。即使跌倒也可立刻站起来,而不致失去平衡,这就是头脑清晰、精神平衡的人的特征。
精神平衡,指示着、代表着“力量”。片面发展的头脑,不管在某一特殊方面是怎样的发达,永远不会达到精神平衡的高度。
精神的平衡能够使我们在别人都慌张忙乱的时候,仍能镇定如常、思虑周详。同时,这样的人他也不会因为小有成功、小有顺利而傲慢自满起来。所以,精神平衡给予我们很大的力量,并使我们在社会里占重要的地位——惟有头脑清楚的人,能在惊涛骇浪中平稳驾驭船只的人,才是社会大众愿意付以重任、委以大事的人。
谈到精神平衡,就不得不说一说“幸福感”。一个精神平衡的人,首先应该是一个幸福感很强的人。按照幸福经济学的理论,生活幸福度在很大程度上表达的是人们对自己生活状况的心理评价,是决策主体对其人生(包括爱情、家庭、人生道路、工作与休闲等)各种需求之间的选择或权衡。这其中,很多人都会一致认为,财富的增长没有达到心中的平衡点,所以觉得踏上幸福之路任重而道远。所以,精神失衡了。
如果一棵树将它全部的营养,全部输送给一条巨枝,而使其他部分枯萎至死,它决不能成为一棵繁茂的大树。在这一点上,冰山值得我们学习。它在任何情况之下,都不失其恬静与平衡,任由狂风吹打、巨浪的猛烈冲击,它从不会动摇,也不会颠簸,丝毫没有受到震荡的迹象。这是因为,冰山八分之七的巨大的体积都隐藏在水面之下。这种水面下的巨大的隐藏力,这种伟大的“运动量”使得暴露在水面的一部分冰山,可以不畏任何风浪,始终保持一种平衡的状态。
说到这里,每个人都希望用最简单的方式获得精神平衡的方法。然而,这样的一种心理环境并非一朝一夕能够培养出来的。那么,怎样才能获得简单的精神平衡与解脱呢?
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学会用自然的眼光看待事物。
什么是自然的眼光?就是无善无恶,无对无错,无好无坏的方式。事实上,万物本身就没有什么分别。比如,没有黑夜,会有白天吗?没有坏人,还会有好人这个词吗?没有死亡,又何来生存呢?所以,要想避免精神和思想的极端,就不要用个人的价值观,以及世俗的价值观去衡量事物、要求事物、评判事物。
《菜根谭》中有这样一句话:“看得破,认得真,才能够担当天下的重任。”看得破,不等于逃避;认得真,不等于被事物所迷。在错综复杂的世界里,学会不以事论事,超然物外,是获得精神安宁,身心健康的法宝。
诸葛亮毕生所奉行的两个词汇也正是表达了精神平衡的观点,即“淡泊”和“平静”。当精神达到平衡,身体保持健康状态的时候,一个人才能变得理智健全、头脑清醒。而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是“供不应求”的。然而,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事情,一些有本事的人,在许多方面能力很强的人,也会做出种种不可解的、愚不可及的事情。他们不健全的判断、不清楚的头脑,常常阻碍了他们的前程,像流过高低不平的区域中的江水,后波每为前浪打回,所以不得前进一样。头脑不清晰、判断不健全,这种不良声誉,会使你失去别人的信任,对职业和人生发展均不利。
大部分人做事,特别是对待一些小事或细节方面,习惯敷衍了事。尽管他们也知道,如果不竭尽全力,得到的结果不可能尽善尽美。然而,他们还是在用这种做法。大多数的人都是天性怠惰的,我们总喜欢逃避不愉快的艰难的工作。我们不喜欢做那些妨碍我们的安舒、不合我们的情趣,却足以烦恼我们的事情。
假如你能常常要求自己去做你那些应该做的事,而且竭尽你的全力去做,不去听从你怕事贪安的懒性,那么你的品格、你的判断力,必会大大增进。你自然会被人承认,称许为头脑清晰、判断健全的人了。
※延伸阅读
平时,你也可以总结一些简单而又实用的工作“三字经”,不但节省时间,还能集中精力去做重要的事情。
※简单点
许多设备和软件都可以弄得不那么“吵人”:关掉通知“新电子邮件”的信号声;建立一些文件夹,分类保存需要保存的信件……工作忙的时候,不要回复邮件。
※留时间
每天早晨抽出一个小时的时间来思考和安排全天的活动。这项工作最好早上做。不接电话,不看邮件,也不闲聊,从战略的高度考虑你一天要做的事。
※会说“不”
一个掷地有声的“不”字是最强有力的字眼。如果你不会说“不”,担心惹恼同事或上司,你的工作负担立即就会加重,并且会干扰你最重要的工作。当然,在安排日程时也要给家人和自己留出一点儿时间——满脑子都是工作的雇员比妥善安排私人生活的雇员更有可能觉得自己的负担太重。
勤“删除”
我们每天要在无效劳动上浪费20%的时间。要学会把不是必须做、不会给工作带来长期影响的事“删除”。“删除”时,心肠要硬。不要让满满当当的邮箱摧毁你的信心——在看邮件时,立刻就决定是删除、存档还是回复。
※少开会
大多数人认为开会最浪费时间。因而,会议不宜占用太多的工作时间,最好制定日程,准时开,准时结束。工作中,尽量杜绝千篇一律或者内容空空的会议——每周例会除外。